概述
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徵,1955年Swyer首次报导本症,又称Swyer综合徵。XY纯性腺发育不全多见,约占2/3。
病因与发病机制
患者染色体核型以46,XY为主,嵌合体45,X/46,XY等极少见。本症呈家族性或散发性,为X连锁隐性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近来有学者认为本病系睪丸决定基因——SRY基因突变或其他与性分化有关的基因突变而消除SRY基因的功能所致。患者虽有Y染色体但因基因缺陷,于胚胎早期(43天以前),睪丸已停止发育,故不能分泌Muller管抑制物(MIS)及睪酮,而呈女性表型。
诊断要点
①出生及幼时为正常女性,不易发现异常。青春期后多因原发闭经,第二性徵不发育而就诊。
②染色体核型为46,XY与社会性别(女性表型)不符。
③性腺为条索状结缔组织,青春期后易发生性腺肿瘤,有家族倾向。
鉴别诊断
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需与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徵(完全型睪丸女性化)和46,XY 17α羟化酶缺乏鉴别。这三类患者染色体均为46,XY,外生殖器均为女性,但由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有所差别。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患者乳房不发育,有阴道、宫颈和子宫,人工周期有撤退出血,性腺为条索样;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徵患者的乳房发育,阴道呈盲端,无宫颈和子宫,性腺为发育不良的睪丸;而17α羟化酶缺乏患者虽亦无乳房发育,阴道呈盲端,人工周期无反应,但患者常伴有高血压、低血钾。
症状及体徵 | CAIS | 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 | 46,XY 17α羟化酶缺乏 |
原发闭经 | + | + | + |
乳房发育 | + | - | - |
腋、阴毛 | - | - | - |
外生殖器 | 女性 | 女性 | 女性 |
阴道 | 盲端 | 有 | 盲端或有 |
宫颈 | 无 | 有 | 无或有 |
子宫 | 无 | 有 | 无或有 |
人工周期出血 | 无 | 有 | 无或有 |
性腺 | 睪丸∕(发育不全) | 睪丸(条索) | 睪丸/(发育不全) |
染色体 | 46,XY | 46,XY | 46,XY |
雄激素 | 正常或升高 | 低下 | 低下 |
雌激素 | 正常或升高 | 低下 | 低下 |
高血压 | 无 | 无 | 有 |
低血压 | 无 | 无 | 有 |
临床表现
患者内生殖器呈发育不良的女性型,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两类型。完全型为双侧条索状性腺,有副中肾管衍生结构,而无中肾管衍生结构,有幼稚子宫,发育欠佳的输卵管及阴道。不完全型为一侧条索状性腺,对侧为发育不全的睪丸,外生殖器为两性畸形。患者血清LH及FSH水平增高,性激素水平低。青春期后原发闭经,条索状性腺易发生生殖细胞肿瘤,发生率约为25%~30%,以性母细胞瘤及无性细胞瘤多见。 鉴别诊断 本症应与完全型睪丸女性化综合徵鉴别,惟本症乳房不发育,经人工周期治疗有撤退性出血等可鉴别诊断。
治疗概述
1.本症条索状性腺易转化为生殖细胞瘤,潜在恶变机率较早,故确诊后应早期切除性腺。
2.青春期以雌、孕激素替代疗法,促使第二性徵发育,患者可以结婚,但无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