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社会学、人类学测量评估学、营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服务管理、卫生经济学等手段针对社区进行的基本现况以及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和评估的过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社区卫生诊断
- 採用:社会学、人类学测量评估学
- 包括:环境、行为、卫生需要
- 所属:社会问题
定义
社区卫生诊断的外延
1社区卫生工作项目启动时的调查评估,是社区卫生现况的基线调查,包括环境、行为、卫生需要、需求、能力(供给和适宜技术)等内容。
2社区卫生工作项目执行期间的过程调查评估,即过程评估。主要评估执行计画的情况。
3社区卫生工作项目结束时的效果、效益和效用调查评估,即终期评估。
目的意义
社区卫生诊断的目的
1调查社区公共卫生主要解决的问题:社区居民卫生服务的环境、行为危险因素、居民诉求、卫生需要、卫生需求、卫生服务能力、卫生经济等问题。
2得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状况。
社区卫生诊断的意义
1为制订社区卫生干预规划提供方向和依据。
2为社区卫生干预之后的过程评估和终结评估提供基线依据。
诊断範围指标
範围
1健康方面:由于影响健康的因素有遗传、环境、行为和卫生服务水平。所以在社区层面开展诊断,要调查自然、理化、生态和社会的环境,要调查健康行为和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还要调查卫生服务市场,如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供给、利用和方便程度。
2流行病学方面:要调查健康、亚健康和各种疾病在时间、地域和人群的分布特徵状况,从中发现人身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卫生服务市场的需要和需求。
3卫生管理方面:要调查政策、卫生规划、卫生服务构架、规章制度、全程服务、安全性、与职工医疗保险的业务衔接,还要对业务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要调查。
4卫生服务市场方面:要调查卫生服务价格、卫生资源配置数量、配置结构进行调查。
5卫生经济方面:要调查卫生服务利用效率、疾病经济负担、成本-效果、成本-效益的指标。
6社会价值趋向方面,要调查居民健康诉求、卫生服务效用、卫生服务满意等方面定性的情况。
主要指标
1自然、理化和生态环境:调查社区相关自然、理化、生态环境和水文指标。如:地理方面的经纬度、海拔高度;气象方面的年降水量、年季风向、风力级别、气温、湿度、大雾和沙尘天数;理化方面的空气品质、饮用水源水质量、噪声级别;绿化面积占辖区面积比例、人口密度、鼠密度、犬密度;地下水位的变化资料。
2社会学
(1)人文环境:包括政策、法规、制度、规章、纪律、文学、艺术、习俗、服务设施、使用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如:区域卫生规划、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範围、享受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群、人均居住面积、灶具类型、厕所类型、家庭电话普及率、家庭电视普及率、安全饮用水人群覆盖率等。
(2)人口资料,如静态人口数量、性别比、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出生率、粗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总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14岁及以下人口抚养比;流动人口不準,只反映变化趋势。
(3)一般健康水平,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0~4岁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各年龄段的睡眠时间、期望寿命、出生率、粗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注意,由于新生儿死亡未报户口、有的民族土葬未到派出所销户口开火化证明,每年死亡人数有漏报,这样算的期望寿命要比实际高。
(4)调查人群:一般人群、特殊人群(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高危职业病暴露人)
(5)居民收入、支出、诉求和满意度:居民人均年收入、人均年支出、人均年食品费、人均年自负医疗费,居民卫生服务诉求和对社区卫生服务价格、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安全、方便等满意度。
3人类生物学: 血压、体重、头围、腰围、臀围、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肺活量、听觉、视力、色觉、味觉、嗅觉、肌张力、基础代谢率、生理反射、骨密度、骨龄等。
4卫生市场
(1) 卫生需要(流行病学):各病发病率、患病率、两周患病率、残疾率、伤害发生率、病伤种类、病伤严重程度、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应就诊率、应住院率、一般健康知识未及格率等。
(2)卫生需求(从卫生服务市场需方反映卫生服务利用):实际就诊率、患病未就诊率、未就诊原因构成比、实际住院率、未住院率、未住院原因构成比、居民去不同医疗机构比例、去各种医疗机构的原因、健康活动参与率。
(3)卫生供给(可得性):也称社区卫生供给,它表示的是政府、社团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资源的种类、数量和配置,它体现了社区卫生资源可得性。卫生供给指标具体有: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财政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财政卫生总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社会卫生保险总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个人医疗总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区域医疗机构数、每十万人救护车数、每十万人各种大型诊疗设备数、每千人病床数、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医生数、每千人护士数、医生护士比、职称构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人口数、每千人社区观察床位设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日开放时间。
(4)卫生服务方便(可及性):居民步行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时间、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距离、卫生服务全天侯时间、服务种类、有医保付费服务。
5卫生经济
(1)社区卫生服务效率(从卫生服务市场供方反映卫生服务利用):医生年服务中心门诊人次数、医生年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次数、医生年家庭访视次数、观察床使用率、平均一工作日观察床平均周转人次。
(2)疾病个人社会负担和卫生服务成本:病伤休工或休学天数、服侍病伤误工天数、处方平均金额、单病种医疗费、治疗疾病的总费用、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个人负担住院费用、因病伤就医租车住宿费、额外营养费、陪护费、各项卫生服务需要的成本
(3)卫生服务产出的社会效益和服务单位自身收益,如减少发病、患病、伤害而节省医疗直接间接费用和社会疾病负担。
6卫生服务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业务项目管理。要在建立卫生行政和业务两套管理档案系统的基础上,调查管理人员工作内容和专业工作情况,也要调查医疗保险报销事宜。业务档案应有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建档率、疾病管理率和疾病控制率、接诊疾病构成等指标。
7居民行为:调查危害社区居民安全健康行为持有率、行为危险因素的持有率等,同时也要调查与行为相关的健康教育覆盖率、健康知识知晓率等。
8居民价值意向:社区各阶层的诉求和满意度,通过对社区各阶层人员进行关于卫生服务话题的访谈,通过非随机的居民满意度调查,得到相关开放性的和定性指标。
过程和质量
诊断设计
根据主要拟发现哪些方面的问题为设计主线,结合当地条件做诊断的设计,根据调查内容,确定各种调查表的设计。
调查表设计
被访者有隐私、牴触、难表达和难理解问题,因此调查结果的概念是否反映了被调查者真实内在的概念,或许总是有差距的。调查结果概念与被访者真实概念差距越小,效度越高。设计调查表儘量避开隐私、难理解和难表达的问题。提问要口语化、通俗化。要有调查员对被访者配合情况的评价项目,评价调查真实性。调查指标定义不含混、数量要适当,能敏感反映问题。用通用的指标,儘量不造指标。 注意指标在调查表中合理分解成几个问项的技巧,注意问项间的逻辑性。
隐私问项最好放在调查表后边,把能问到的项目放在前边,因隐私使调查表可能不全答,但是可以减少调查拒访率。
设计方案和调查表要认真论证和修改。
调查员培训
调查员培训是关键一环。使调查员认识调查重要性,明确任务,对问项和指标定义正确理解。考试淘汰不合格者。
社区行政支持
诊断工作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行政手段保证入户和到有关业务部门的调查能顺利进行。
调查目标人群的总体和抽样
有随机和非随机的调查,也有到各相关部门抄录有关档案的调查。人群的总体由于不断迁入、迁出、出生、死亡、户口空挂等情况变化,针对瞬息变化的总体的抽样是不可能的。调查的目标总体人群是瞬息万变的,为了调查方便,把社区(派出所或居委会)现有的居民户籍簿或户主底册视为调查目标“总体”人群,即抽样框,在这个固定了人群框格内抽样。
调查人群观察单位的所有指标率均在≥5%,即二项式分布时,样本量计算方法:当容许误差0.1P时,样本量n=400×(1-P)/P;当容许误差0.15P时,样本量n=178×(1-P)/P。可按系统抽样方法抽样。如果人群性别、职业、学历等特徵分布呈不同区域聚集,可分层抽样。
肿瘤发病或患病属于泊松分布。调查某种肿瘤发生频率,可依据该肿瘤文献的发病率的平均水平,在保持该发病率比值不变,使该率的分子调整成为4,对应的分母数再加半倍分母数就是调查某种肿瘤需要的样本量。例如:胰腺癌患病率一般为12/10万,求调查胰腺癌发病率的分母数:12/10 =4/n,n=10×4/12 = 3.3万。一般在分母数的基础上,再加一半分母数,就是该样本量,即3.3+1.65=4.9万。式中为什幺取4?根据《泊松分布均值的可信区间表》中,使抽样的样本量确保调查统计数据结果不是抽样误差造成的可信限达到95%,使一年中至少能发现1个阳性者,该发病率分子数必须调至4,该发病率比值不变的对应分母数再加半倍分母数就是样本量;如果要求抽样调查的结果因抽样误差造成的机会更小或可信限更高,即在《泊松分布均值的可信区间表》中,取99%可信限,为了确保一年中人群至少能发现1个阳性者,该发病率的分子调至5,该发病率比值不变对应的分母数再加半倍分母数就是99%可信限的调查样本量。因调查肿瘤样本量太大,调查成本太高,肿瘤发生频率不用时点调查,而用被动监测的方法,统计既定人群一年内肿瘤发生报病数,以计算出肿瘤发病率。
调查要克服“拒访”、“不在家”、“空挂户”和“更换新户”带来的置换户问题。为了避免调查员随意选择新户,必须对置换户在设计时提出置换规则。
卷面检错
得到的各种调查表必须确认其是否完整和有效,查问项缺漏、错填和逻辑错误。如果有错误,退回调查员修改。
现场覆核
先覆核调查表与抽样框是否有随意置换户的问题,如果确认问卷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操作,再从卷面合格调查表抽取一定比例(5%)亲自入户或电话覆核。覆核问项主要询问客观指标。调查完整率100%最好。问卷符合率越高越好,符合率在90%—95%可认为调查问卷合格;问卷的合格率应该不低于95%;问卷的置换率越小越好,应答率越高越好。
调查表汇总
汇总是调查表个体信息入录微机资料库和统计软体处理过程。覆核确认合格问卷,可进入汇总统计程式,为防入录过失误差,一份问卷要入录两次。
问卷质量控制的评价指标
问卷应答率、问卷完成率、问卷户置换率、问卷返修率、被调查人群年龄结构与总体年龄结构的拟合优度检验、被调查人群性别比例与总体人群的性别比例一致性
问题建议
调查结果,有的直接是指标的结果,有的要由几个结果综合成指标结果。指标结果再按照反映不同问题归类,反映同一问题的结果进行论证和判断,得到社区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确定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二是这些问题有可以解决的办法。
操作步骤
第一步,头脑风暴、特尔菲法,实际是準备和酝酿过程。
第二步,草拟工作意向计画,专家领导论证,批覆。
第三步,社区广泛动员和组织。
第四步,社区卫生诊断各种调查表的设计和论证。
第五步,组织调查员培训。
第六步,样本量量的计算和随机抽样。
第七步,调查实施启动,家庭健康调查要进行严格的随机抽样。各部门的专项调查同时实施。
第八步,入户调查同时,督导员要及时检查调查员问卷是否填写正确,减少或避免问项错漏。
第九步,各种调查结束,要对家庭健康调查问卷进行5%-10%抽样,督导员通过电话或实地进行覆核,检验调查员调查的工作质量。不合格的必须返工。控制问卷调查总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十步,各种调查问卷和表格都验收合格,开始整理资料,家庭健康调查问卷双录入微机资料库。
第十一步,统计分析问卷和表格得到的各项结果。
第十二步,将结果转录到报告文本中的三线表中,开始撰写调查报告,对结果部分进行描述而不议论,在讨论部分进行分析议论和评价。最后得出调查需要的结论——主要的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病的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供给、卫生经济、卫生服务管理、各阶层的卫生服务诉求和满意度等)。
第十三步,写出社区卫生诊断的工作报告。
第十四步,请专家领导依据工作报告和社区卫生诊断报告给予论证,提出社区卫生诊断报告的不完善需要补充和修改的意见。
第十五步,依据社区卫生诊断提出的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可干预性排序,提出优先解决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準备撰写社区卫生干预规划或实施方案。
整个实际操作步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