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市政府共建的校级研究机构,以文化产业相关专业领域为重点,专注于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开展课题研究、公共服务、着作权服务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
功能定位
1、以理论研究引领产业发展,打造以文化产业大数据聚合分析为核心的高端智库;
2、以公共服务支撑产业成长,是专业的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机构;
3、以品牌塑造提升产业影响,是文化品牌挖掘、评估、培育与传播的平台;
4、以着作权服务助力产业做强,打造以着作权为核心的文化智慧财产权服务中心。
组织架构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市政府直管,支持单位包括中宣部、文化部、科技部以及国家着作权局等众多国家部委机构,实行院长负责制,建设有国家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营中心、文化产业数据中心、文化品牌实验室、文化科技融合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谘询中心、文化智慧财产权服务中心等。
院长简介
彭翊,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北京人大文化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示範园区、基地评审专家,科技部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评审专家,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评审专家,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评审专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海淀区第八、九届政协委员。
主要成果
1、建设并运营国家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运营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是文化部唯一的项目徵集、管理、展示、推广、交易平台,平台注册用户7000多个,各类文化产业重点项目5000多个,累计访问量达400000次。此外,国家文化消费平台、国家文化产业数据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建设过程中。
2、研究并发布文化产业相关发展指数。
连续5年发布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连续2年发布中国文化消费指数,连续2年发布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指数,几大指数的发布与解读吸引媒体、学界的持续高关注度,同时数据被政府官方引用,是政府决策的重要数据参考依据。
3、开展文化产业谘询研究服务,致力于国家标準制定和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战略。相关成果如下:
政策标準
☆ 着作权资产评估準则研究报告
☆ 中国着作权资产评估状况调研报告
☆ 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研究报告
☆ 文化产业保险险种设计与投保补贴机制
☆ 中国软体正版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区域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5—2020)
☆乌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及创意)发展规划
☆合肥市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广饶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园区规划
☆福州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
☆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建设发展专项规划
☆海淀区文化科技融合领域新型产业专项规划
☆永信地产文化古镇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
前沿理论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研究
☆中国文化消费指数研究
☆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指数
☆中国文化企业竞争力排行榜
4、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宣传推广,扩大文化产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连续2年发布文化企业竞争力排行榜,2015年发布文化企业品牌top50,同时致力于文化地域品牌、文化人才品牌的研究,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管理办公室下设在研究院,研究院每年负责34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的绩效评价与考核,组织相关交流与培训活动。同时,受科技部委託自主研发文化科技服务综合集成系统,其中包括着作权评估、文化科技金融、文化产业项目展示、文化企业信用评级、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培养、文化科技企业孵化服务、文化产业资料库服务等7个服务功能建设。
6、开展文化智慧财产权相关服务。
建设有国家着作权贸易基地,同时成立着作权评估中心,开展着作权资产评估準则研究,为企业融资提供着作权价值谘询服务,帮助企业获得银行授信额度超过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