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心脏动脉导管
心脏动脉导管(ductus arteriosus)是胎儿时期血液循环的一部分,它连接着肺动脉和主动脉,使血液绕过未充氧的肺部,直接进入体循环。在婴儿出生后,通常几个小时到几天内,动脉导管会自行闭合,变成一条纤细的纤维带,成为动脉导管迹(ligamentum arteriosum)。
2、什么情况下动脉导管不闭合
一般来说,在婴儿出生后72小时内,动脉导管就应该自行闭合。如果动脉导管没有闭合,则被称为动脉导管未闭合(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早产儿和出生体重较轻的婴儿。此外,某些遗传疾病和感染也可能导致动脉导管未闭合。
动脉导管未闭合通常不影响婴儿的生命安全,但长期未得到治疗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
3、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会随着时间逐渐闭合
对于早产儿和出生体重轻的婴儿,如果动脉导管是单纯未闭合(即没有其他心脏缺陷),并且没有引起明显的心肺功能障碍,医生通常会采取观察和等待的治疗方法,预计3个月内70%左右的动脉导管会自行闭合。这也意味着,有30%左右的未闭合动脉导管需要进行治疗。
4、治疗未闭合的动脉导管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引起并发症,医生会推荐给年龄在1岁以下、未闭合动脉导管直径大于2mm的婴儿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规的是使用导管塞堵(coil embolization)的方式,即通过体表插管将一根金属线引入动脉导管内,利用导线做支架形成血栓,从而阻塞动脉导管的血流,使它逐渐闭合。
总之,动脉导管未闭合虽然不是生命危险疾病,但仍需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和及时治疗。
- 上一篇: 小绿叶开封后保存多久 小绿叶如何保存持久?
- 下一篇: 小孩多久查乙肝两对半 小孩何时查乙肝两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