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药物常温多久失效
随着温度的升高,很多药品的质量和活性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甚至导致药物失效。冷藏是许多药品储存的必备条件之一,但是,如果冷链中断或者依赖冷藏的药品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过长,会对疗效产生不良影响。以下将从不同方面,阐述冷藏药物常温存储的合理时间。
1、不同药物失效时间不同
不同药品的化学成分和性质不一样,药物的稳定性也不同,所以不同的药品在常温下存放的时间也不同。
一般来说,常见的退烧药、消炎药等药品,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氨氯地平片、发烧贴等,被放置在常温环境下一般只可以在1-2年内使用。对于一些需要实行灭菌保质的药物,指定存储条件下也只能放置几个月到一年不等。而冷藏存储的疫苗等药品,如不同型别的乙肝疫苗、狂犬疫苗、水痘疫苗等,则由于不同的病毒株和疫苗类型,其耐受温度也具有区别,不同于一般药品在常温下的存储时间固定。
2、常温下的存储时间取决于存储温度和药品特性
常温下的药品失效时间不仅取决于药品本身的特性,更取决于存储环境的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一般来说,常温环境下的温度约为15℃-25℃,湿度约为40%RH-60%RH,这是绝大多数药品正常的保存环境。但是近年来,夏季高温天气频繁,常温条件下温度可能会超过28℃,严重时可达30℃以上。高温环境下的药品,其成分易退化或分解,导致药品失活或毒性增强。
3、药品开封后的存储时间更短
药品开封后在常温下的存储时间会大大减少,这是因为药品内的化学物质和杂质会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灰尘等发生化学反应,加速了药品的分解进程。
为了延长药品的有效时间,不开封的药品最好放回冰箱冷藏。开封后的药品,建议放在防潮袋内,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如选用密封性能好的药需要确保放置于防潮盒中,再将盒子放在阴凉通风处。
4、药品有效期与生产日期有关
在药品包装盒上通常都有一个有效期的标注,这个日期是在药品生产后,经过一系列的质量检验和稳定性测试,达到一定的药效后规定的使用期限。
药品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各种化学成分,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稳定才能发挥最佳疗效。当然,药品的最佳使用时间也不一定就是其有效期中的最后一天,因为药品在不同的物理条件下会发生一些微小变化,从而可能使其失效或药效降低。
因此,我们在使用药品时,不仅要注意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还需要了解药品的存储条件和注意事项,尽量避免在药品存储和使用中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