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卵后什么是黄体
排卵是女性受孕的必要条件,排卵后由原来的卵泡转变而来的一种黄色物质叫做黄体。其主要作用是分泌黄体酮,促进子宫内膜的增厚和准备,以期卵子能够在最佳状态下着床。排卵后3-4天时,黄体开始分泌酮类物质,黄体内保留卵子排出的液体,很快就形成了黄体腔,也就是黄体内的腔隙。黄体的寿命一般为14天左右,如果卵子未受精,则黄体会萎缩,最终产生经期。
2、排卵后多久出现黄体
排卵后黄体的生成并不是代替卵泡形成,而是在卵泡破裂时,排卵本身实际上是脱落的卵泡壁所产生的。从卵泡壁破裂到黄体生成的时间需要3-4天,所以排卵多久后会出现黄体通常是排卵后的第三天左右。此时,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的浓度同步上升,黄体细胞开始向腺型分化,开始分泌黄体素并逐渐增多。在此过程中,黄体内的腔隙始终存在,形成黄体,黄体组织逐渐增长,以此维持着黄体的生命。
3、黄体化不全的影响
黄体化不全是指黄体在生长期、存在期、以及分泌黄体素量、质量不足,导致黄体功能不完善的状态。此时黄体素的分泌不足,不足以维持胚胎着床所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体功能不足症状,造成胎停或是流产等情况。在生育期,黄体化不全的率非常高,一般来说黄体期越短或者是黄体素数值越低,则黄体化不全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怀孕准备期间需要定期检查黄体功能,保证黄体功能完善,让自己更有可能成功怀孕。
4、如何检查黄体功能
检查黄体功能是为了判断卵巢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黄体期不足、黄体功能不全等情况。一般检测方法有血清黄体素测定法和B超法,其中血清黄体素测定法是检查黄体功能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一种。通过妇科检查和血液检测可以了解排卵和周期情况,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增生不良和有害因素。如果检查出黄体功能不完善,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措施来改善黄体功能,如口服黄体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
- 上一篇: 鹦鹉鱼药浴要多久 鹦鹉鱼药浴需要几个小时?
- 下一篇: 腰疼一般多久才能好 腰疼需要几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