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碘131?
碘131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其半衰期为8.02天。通常用于治疗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通过口服或注射,碘131可以定位到甲状腺,并释放出高能量的辐射,杀死癌细胞。
但是,由于其含有放射性成分,治疗后会对甲状腺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可能导致甲状腺慢性功能减退(甲低)。
2、碘131后多久会变成甲低?
一般来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时间是一到两年。放射性碘在治疗时可以杀死甲状腺的癌细胞,但同时也会对甲状腺的健康细胞造成损伤,从而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量减少。排除体内碘131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数周至数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高碘食物,以免进一步损伤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包括代谢率降低、心率减慢、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等。患者应及时找医生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替代甲状腺素疗法。
3、如何预防碘131治疗后的甲低?
预防甲低的最好方法是在治疗前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如果已经存在甲低,治疗前应先进行替代治疗,使甲状腺功能达到正常范围。此外,在放疗过程中,应注意限制摄入碘含量高的食物,例如海带等。
治疗后,应每年进行甲状腺检查,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4、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是否安全?
虽然碘131在治疗甲状腺癌方面非常有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除了可能导致甲低外,放射性碘还会对其他器官产生辐射损伤。有些患者可能会有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数小时内消失。
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时刻关注治疗后的身体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