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空腹状态
空腹状态是指人们多久没有进食后的体内状态,通常指过了一定时间后的胃内没有任何食物及被消化物质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人们晚上入睡后的空腹时间会比较长,早上醒来后进食前也处于空腹状态。
2、空腹状态对身体的影响
长时间的空腹状态会导致身体内长期缺少能量供应,导致机体代谢变慢、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同时还会引起胃液的分泌,加重胃黏膜的刺激,产生胃痛、饥饿感等症状。
不过,适度的间歇性禁食(如16/8禁食法)在空腹状态下能增强身体自我修复和清除废物机制,对身体和大脑都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所以,空腹状态对身体的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空腹状态下应该注意些什么
正常情况下,人们在进食完毕后4-6小时胃就会排空,此时处于空腹状态。空腹状态下应该注意适量的喝水,以避免身体脱水。可以适当的运动,但是不要参加太剧烈的运动。如果在空腹状态下要进食,应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水果、饼干等,可以缓解饥饿感但不会加重胃肠负担。
4、空腹状态多久后要进食
空腹状态多久后要进食,这个问题其实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胃每4-6小时会排空,此时就应该进食摄取营养物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进食的饮食应该搭配合理,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