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要冰敷?
当我们摔倒或受伤后,局部受伤处可能会造成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出,引起局部水肿和疼痛。冰敷可以减少局部血流量和代谢,从而减少炎症和水肿的程度,缓解疼痛。
理论上,冰敷在伤害发生后的前48小时内是最为有效的。在这个时间区间内冰敷可以极大地帮助减轻疼痛、缩小肿胀范围,促进伤口恢复。
2、冰敷方式
冰敷的方式有几种:
1)用冰袋敷,一般敷15~20分钟;
2)用浸满水的毛巾冷敷,一般敷15~20分钟;
3)使用专门的冰敷器,可连续敷2~3小时,不会造成局部皮肤损伤。
无论哪一种方法,使用前都应当用毛巾把皮肤包起来,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冰面产生冻伤。
3、冰敷的注意事项
1)冰敷时应该避免将冰袋贴在受伤部位的柔软区域,如肘部或膝盖弯曲处;
2)尽量避免使用冰敷时间过长,否则可能会对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3)应当用毛巾进行包起来,减少温度刺激。
4、如何区分伤情轻重?
冰敷可能是帮助缓解疼痛的有效方式,但并不一定能够挽救严重伤势。如果发现以下症状,可能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1)受伤部位局部检查出现肿块、异常凸起,甚至裂口流血;
2)疼痛非常剧烈,落地无法支撑或站立,呈现难以忍受的破坏性疼痛。
这些情况可能暗示着伤情更加复杂,需要医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