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的肉质与品质
猪肉的好坏与猪的品种、饲养环境和猪的年龄都有关系。按照猪肉的鲜美程度,饲养时间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出生90天内的小猪,这时候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比较均匀,肌肉细嫩,适合丸子、饺子等料理;2)在180天以内饲养的肥猪,这时候肉瘦肉多,肥肉分布较少且纹理较细,适合煮汤或者炖煮; 3)猪饲养时间超过180天,这时候因饲养时间过久,肉质变硬,但同时也会因为代谢反应转弱,会导致肉质带有一些香味,适合卤味烧烤类的食品。
所以,无法简单地通过时间来评估猪肉的好坏,必须综合猪的品种、饲养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
2、饲养管理控制
猪肉的好坏还受到猪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影响。正常合理的饲养实践可以通过优化营养供给、控制肉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以及保证肉猪品种的遗传优势等方面来影响肉质。另一方面,应该控制猪肉的饲养周期和饲养密度,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会导致病菌滋生和传染; 如果饲养周期过长,饲养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会对猪肉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3、猪肉的冷却和贮存
如果猪肉保存得当,可以延长其保质期和保持肉质的好坏,比如新鲜度、肌肉的嫩度和色泽等。在割猪后,应该立即把猪肉放入冷却间进行降温处理,大约需要48小时左右才能完全冷却。之后,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者其他适当的贮存方式将猪肉存储起来,仓库应该保持干燥、清洁,空气流通,并避免瘤蝇等肉食性的害虫产生。
4、食材处理和烹饪技巧
肉的处理和烹饪技巧也直接影响到猪肉的美味程度。比如炖煮的时间、火候的掌握都需要很好的技巧,否则会导致猪肉的韧性增加。同时,猪肉要充分去除血水和脂肪的气味后才能入味。以猪肉为主料的菜肴中,不同的烹调方式不仅直接影响食品的口感,还会影响猪肉中的营养成分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