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间
血液是机体中不可或缺的液体之一,它通过心脏的循环系统不断地流淌和运输各种物质。但是,如果我们把血液放置在室温下不管,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放置的时间越久,血液中的细胞和蛋白质就会发生变化,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血样无法使用或对患者造成危害。
2、血液在室温下放置的影响
在室温下放置血液可能导致多种问题,包括氧气水平降低、pH 值下降、细胞水平的变性以及细胞色素释放。在短时间内(几分钟至几个小时)内,放置血液会导致细胞变性和溶解。如果放置的时间继续延长,将导致白细胞逐渐死亡并释放出透明的液体。这也将导致红色血细胞受损,从而影响到病人的治疗。
3、不同类型的血液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限
不同类型的血液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限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整个血液样品的最佳存储条件是在 -70ºC 下冻存,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所有样品、医疗单位和可能的紧急情况。根据国家标准,室温下放置血袋时间有限,不同类型的血液存储时间也有所区别:新鲜血(未加工)24小时当地收集和处理后常温下保存;红细胞悬液(RP)2至8℃下保存,有效期为21天;血小板悬液(PLT)2-8°C下保存,有效期为5天;冷沉淀(FP)-20°C-25°C下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4、血液在室温下放置的应对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血样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快把采集的血液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处理。
2、对于特殊情况需要临时保存,在采集样品后应迅速冰镇,严格控制温度。
3、注意不同类型的血液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细心记录和标识。同时也应该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血液安全稳定保存。
- 上一篇: 心包手术后能活多久 心包手术后预后情况如何?
- 下一篇: 咽喉炎要治疗多久 咽喉炎疗程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