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绑腿的意义
绑腿是将新生儿的双腿轻松并拢,束住小腿和大腿,以达到保持新生儿成长状态的目的。因为在子宫内,胎儿贴在一起,双腿弯曲着,出生后需要适当的绑腿,给予某些压力促使腿部迅速伸展,恢复到胎儿时期的一种成长状态,各种器官也会适应新的环境。
2、绑腿的时间
新生儿绑腿时的时间是根据宝宝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建议在出生后的头一个月或两个月内开始绑腿,并持续到宝宝能够利用自己的力量横着躺在床上时,大约是3-4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放弃绑腿的方法。
同时,也应该注意,绑腿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30分钟-1小时即可,新生儿因为活动范围受限,过久的绑腿时间很容易出现腿部的压痕,不利于活动和发育。
3、绑腿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好宽大的棉质毛巾或绸布,将宝宝放在平躺的床上,床面比较硬的话还可以垫上坐垫;
第二步,将毛巾或绸布折叠成薄的长条形,在宝宝的下腹部和腿弯的地方放上,一端扣住宝宝的小脚,另一端在宝宝的小腿和大腿中间交织环绕,然后再从床的另一侧抬起大腿,与小腿交叉在一起,用小手按紧;
第三步,检查宝宝是否舒服,让他能够自由活动手臂,然后再放下大腿;
第四步,如果宝宝有异样或哭闹的迹象,应立即拆开毛巾或绸布,给予更加舒适的姿势。
4、绑腿的注意事项
绑腿的材料一定要选用柔软、透气、舒适的纯棉质料,减少摩擦和不适感,避免宝宝冷热过敏等过度刺激;
不要在宝宝脚踝、脚底部位绑得过紧,以免影响腿的血液循环,同时最好在每次喂奶后绑腿;
绑腿应该适量,不同的宝宝需要的绑腿时间长度不尽相同,因此家长不应一味追求“早点解绑”,而应结合宝宝的情况进行适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