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材种类和保存条件的影响
中药的保存时间与其药材的种类和保存条件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质地较硬的药材(如干材)能够保存得更久一些,而药材质地较软(如鲜材)的药材则不易保存。此外,药材的保存条件也是影响中药保存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存放的容器、环境湿度、温度等都需要控制合理。
不同类型的中药保存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干材类中药(如枸杞子、熟地黄等)可以放置一年以上,墨旱莲子等冬藏类中药可以长久保存。而其他柔软类中药,如枸杞、黄芪等,通常只能保质半年至一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存放环境不当,中药更容易受到潮湿、受虫害、氧化等问题,导致中药的品质下降甚至失去药效。
2、中药制剂的保存时间及注意事项
中药制剂如颗粒、散剂、袋泡等的保存时间相对较短,约为一年左右。因此在购买中药制剂时,一定要留意其有效期,尽可能选择生产时间较近的产品。
此外,在保存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存,常常需要防潮、避光、防温,禁止阳光直射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药制剂在瓶中保存期间,很容易吸潮,不仅容易使颗粒和散剂胶囊出现粘连现象,还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如果有粘结现象,建议尽快处理或更换新的中药制剂。
3、关于饮片的保存时间和注意事项
饮片是中药材经过炮制制成的,其保存时间明显较长,一般可保存一至两年。但是保存在常温下的饮片,如果存在潮湿、阳光直射、氧化等因素,也容易降低品质,因此需要在保存一段时间后进行鉴别。
此外,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质量保证书等也是判断饮片质量是否良好的重要参考标准。
4、中药保存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为了让中药产生更好的药效,有些具有贡献的前辈留下了不少保存中药的智慧:
- 保持中药质量时干燥通风的环境:通风干燥的环境是保存中药的基本要求,坚持质量不变的标准。
- 中药不宜混放:每种中药的疗效风格都是不同的,中药材之间有些相克,所以中药材不宜混放。
- 需长期保存的中药材要真空包装:真空包装可以有效防潮防霉,保持干燥状态。
- 半年换一次储存袋:容易受潮和吸潮的药材可以用塑料袋或其他密封性好的袋子储存,但是六个月后应更换防潮袋。
- 闻药味判断新鲜与否:中药材新鲜时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以用鼻子闻一闻来感受,若有发酸的味道,说明中药材已经变质,不能再用了。
- 尽量减少中药煎药的时间:长时间加热煎煮会破坏中药药效,并且在超过30分钟的时间里,一些有毒物质可能会随着加热而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