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狂犬疫苗的有效期
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打完狂犬疫苗后,人体内的抗体数量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据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狂犬疫苗的有效期为3年左右。
一些研究还指出,如果是初次接种狂犬疫苗后,人体内的抗体水平会迅速上升,此时的抗体水平远高于接种次数增加后的水平。因此,在第一次接种后,应尽量避免间隔过长再进行接种。
2、可以通过检测血清抗体水平来评估有效期
为了评估狂犬疫苗的有效期,可以通过检测血清抗体水平来确定。这种检测方法叫做“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测定法”,简称“VN测定法”。
VN测定法是通过抽取被检测者的血液,将其与已知病毒量的狂犬病毒进行混合,通过检测混合物中能够完全中和病毒的抗体浓度来评估病人体内的抗体水平。
3、有效期过期后需要重新接种
狂犬疫苗的有效期过期后,需要重新接种。如果已经超过了有效期限,建议到医院或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
当然,如果是在有效期内接种了狂犬疫苗,但是因为特殊情况(比如接受器官移植、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等)需要进一步评估抗体水平时,仍可以通过VN测定法等方式进行检测,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4、接种狂犬疫苗并不意味着百分百免疫狂犬病
尽管接种狂犬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但并不意味着百分百免疫狂犬病。比如,如果狗的狂犬病症状不明显并饲养在家中,那么即使接种狂犬疫苗,也有可能被感染狂犬病。
因此,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通过以下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 避免触摸陌生的狗,确保与自己的宠物狗及其遛狗的环境清洁卫生
- 不要随意喂养或接近野生动物,特别是没有主人的流浪狗或猫
- 如果被狗咬伤后,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清洗和消毒,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