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液存放的影响因素
尿样的存放是影响尿液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尿液的酸碱性、温度、微生物污染、氧化还原状态等。
其中,酸碱度是影响尿液储存的一大因素。尿液的酸碱度会随着储存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一般会趋向酸性。因此,长时间的储存会导致尿液PH值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此外,尿液存放的温度也会影响尿液检测结果。一般来说,尿液在常温下存放12小时内检测结果比较可靠,但如果尿液储存的温度过高,则会加速细菌的繁殖,增加样本的微生物污染,严重时会导致假阳性。
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氧化还原状态。尿液中的某些代谢产物在存储过程中,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检测结果。而不同代谢产物的氧化还原状态可能不同,会对尿液的储存产生不同的影响。
2、尿液储存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尿液检测通常是采用各种特定的尿液荧光反应试剂检测,检测的物质包括毒品、药物、代谢产物等,不同的物质可能在尿液储存时间上有不同的耐久性。
例如,尿液中的大麻成分 THC-COOH 和可卡因成分 Benzoylecgonine的稳定性较好,可在深冷条件下存储15天左右,而吗啡类药物的稳定性较差,储存时间较长后容易分解,因此储存时间不宜超过2天。
同时,尿液的储存时间还会受到样本本身性质的影响,例如尿液样本自身的pH值和温度等。因此,在尿液检测前应对不同的样本做好不同的储存处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尿液检测的实践操作
尿液检测前,需要对样本进行收集、标记、运输、储存等环节的严格控制。一般来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收集尿液的容器应当明确标记,同时应当避免使用过期或者包装破损的容器;
2. 检测前应当按照其说明书的要求处理尿液样本,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应当按照说明书标注标本稳定时间以内做好存放;
3. 存放的环境应当控制在2-8℃温度范围内,同时避免光照与震动;
4. 尿液样本运输时间应当尽可能缩短,控制在储存时间内进行实验检测。
4、结论
根据现有研究和实践操作经验,尿液的储存时间对尿液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样本储存时间和状态会导致不同的检测结果,严重时会导致假阳性。因此,在尿液检测前应当严格控制样本的储存、保存、运输等环节,尽可能确保样本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检测,从而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于不同药物和代谢产物,在储存和处理上也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储存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