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抚触趴?
抚触趴是指宝宝俯卧在大人的手掌上或软垫上,让宝宝全身接触到平均分布的抚触,以促进婴儿感觉、肌肉、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提高肌肉紧张力调节能力。
抚触趴有如下好处:
1、刺激肌肉:抚触趴能够更好地刺激宝宝的肌肉,从而让宝宝更好地发展身体的力量、平衡感和灵活性。
2、提高运动能力:通过大量的抚触趴训练,宝宝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会有明显的提高。
3、促进大脑发育:抚触趴对宝宝的大脑发育也有重要的帮助,对宝宝智力的提高、学习能力的增强都有积极的影响。
2、如何进行抚触趴?
在进行抚触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准时机:宝宝入睡前或醒来后,情绪稳定、不饿不渴的时候比较适宜进行抚触趴。
2、选择舒适的场所:选择一个软垫或者婴儿趴垫作为宝宝进行抚触趴的场所,保证宝宝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支撑。
3、轻柔有节奏地按摩:手心要轻柔有节奏地在宝宝的身体上或链条上加以按摩,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切忌有画圈式的按摩方式。
4、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在进行抚触趴的过程中,要观察宝宝的反应,保证宝宝的舒适感、安全感和稳定感。
3、抚触趴多久合适?
针对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因人而异”。不同的宝宝对于抚触趴的时间和次数都有差异,因此需要依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量体裁衣”。
一般来说,每次进行抚触趴的时间应该控制在5-10分钟左右,以不影响宝宝的体力为最优选择。同时,在宝宝1-2个月时,每天可进行3-4次,而3-6个月时每天可进行2-3次,7-12个月时每天可进行1-2次。
4、需要注意什么?
在进行抚触趴的过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时间不宜过长:抚触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过度疲惫、劳累,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2、注意去除硬物:在进行抚触趴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宝宝活动场地上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或硬物拿走,确保宝宝的安全。
3、避免在饭前或刚吃完饭时进行:抚触趴的时间,最好是在宝宝饭前或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以免因为刚刚吃完饭或者饿的过度,而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