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脑积水的定义
脑积水是指大脑和脊髓内的脑脊液在体内产生和流动异常,导致脑室内积聚大量脑脊液,引起颅内压力升高。常见原因有颅内感染、脑出血、颅内肿瘤、脑外伤等。
脑积水引起的昏迷程度因周边神经损害程度和颅内压力高低不同而各不相同,一般而言,颅内压力达到 20-30mmHg 时,出现头痛、呕吐、反复晕厥等症状,进一步升高可导致昏迷。
2、 脑积水昏迷不同类型
脑积水昏迷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急性穿孔性脑积水昏迷: 外伤后颈椎穿孔而引起的昏迷,常常与意识障碍、锁骨肩隆突上的软组织损伤、呼吸和心跳骤停等并存。
② 并发症性脑积水昏迷:由脑积水的并发症所引起的昏迷,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出血、脑肿瘤等都可并发脑积水昏迷。
③ 闭塞性脑积水昏迷:位于脑室内、导致颅内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病程发展较缓慢,昏迷较轻,患者多年龄较大。
3、 脑积水昏迷多久会醒
脑积水昏迷预后的好坏因病情轻重和治疗迅速而异。对急性脑积水昏迷患者尤其重要的是快速有效的治疗,及时控制颅内高压及进行代谢支持治疗。
对于并发症性脑积水的患者,恢复时间因并发症的不同而异。如果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得到积极治疗,及时缓解高压状态,恢复的时间就会更快。
对于闭塞性脑积水,尽管恢复较慢,但及时有效的治疗仍然是关键。手术或电子脑脊液引流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4、预防脑积水昏迷
脑积水昏迷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可通过预防原发病的措施来减少。尤其是对于头颈部外伤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其他一些预防措施还包括:较小的颅内肿瘤或脓肿应及时治疗,严密观察病情进展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等。
总之,对于脑积水昏迷的发生应及时采取治疗,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是促进生命体征恢复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