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抽血时间
新生儿脚底板抽血是一种常规检测手段,用于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等疾病。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出生后的48小时内进行脚底板抽血比较适宜,此时婴儿还没有开始喂奶,抽血前不需要进行饮食限制。如果因特殊原因错过了48小时,也可以在7天内进行脚底板抽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抽血前需确保婴儿的脚部血肿消退,避免影响血样采集。
2、抽血准备
在进行新生儿脚底板抽血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确保采集到的血样质量优良。首先需要准备好消毒液、手套、棉签、采血器、脚掌加热器等,然后按照操作规程将工具消毒干净,并安排好采样的位置。在进行采样前,需要先为婴儿的脚板保暖,可以使用专门的加热器或用温水泡脚,避免在采样时婴儿出现手足冰冷、血液黏稠等不良反应。
3、抽血操作
在进行新生儿脚底板抽血时,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避免损伤婴儿健康。具体操作流程大致如下:先将婴儿的脚板消毒,待消毒液干透后再开始采集血样,同时要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采血时要注意血管位置,用采血器4个方向各取一滴血,每滴血量大约为0.8-1毫升。完成采血后要用棉签轻轻按压,并及时进行标记,避免混淆。采血后还需要观察婴儿的情况,确保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4、抽血后注意事项
新生儿脚底板抽血后,需要对血样进行及时处理,避免过度晚报告或检测失误。同时在采血后需要注意观察婴儿的情况,避免出现出血、感染、或其他异常状况。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处理。此外,在采血后还需要将采血器、用品等消毒,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