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奶后多久不涨奶和硬块
母乳喂养是宝宝比较常见的喂养方式,段奶后会有一些妈妈会发现乳房不再涨硬,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以及不涨硬块是不是说明奶量不足?
1、段奶后的生理变化
宝宝出生后,母体就开始分泌乳汁,这是因为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而乳房会因此变得涨硬。但是当宝宝开始断奶后,母体就会感知到宝宝对乳房的需求量降低,随之产生的激素水平也会逐渐变化,导致乳房开始不再涨硬,这是完全正常的生理变化。
当乳房不再涨硬时,可能会出现奶液没有以前多或流不出来等情况。但是这并不表示奶量不够了。乳房不再涨硬不一定代表母体不再分泌乳汁,而且如果宝宝的吸吮没有改变,那么母体分泌乳汁的速度也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2、硬块的可能原因
尽管段奶后乳房不再涨硬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但是硬块的出现并不是正常的。下面是可能导致硬块的原因:
1.宝宝没吸空:如果宝宝吃得不够,乳房内部就有可能产生硬块。母乳喂养得注意每次坚持让宝宝吃够。
2.乳腺堵塞:乳腺堵塞是指乳汁在乳腺管狭窄或阻塞的位置积聚,导致硬块。堵塞往往是因为乳腺管里的乳汁没有及时排出,容易产生细菌感染引起乳腺炎。
3.母乳喂养姿势不当:如果姿势不当,比如说宝宝的口吸吮不到乳晕区域(实体部分),会导致奶腺分泌的乳汁无法完全被排出,或者是过度疲劳,导致乳汁无法畅通。
如果有硬块出现,母亲可以按摩乳房,热敷乳房等方法。如果硬块排不出来,或者感觉有明显疼痛,应该及时就医处理。
3、如何预防硬块
为了防止硬块的产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用正确的姿势哺乳:母亲在喂养宝宝的时候,应该注意坐姿的正确性,尽量采用侧躺喂养,这样有助于让宝宝能够充分吸收奶汁,也有助于乳房屏障。
2.合理护理乳房:每天洗澡的时候,用手指轻轻按摩乳房,有助于排出乳腺内积存的乳汁和新陈代谢物,可以适当用温水按摩乳房,帮助奶腺畅通。
3.保持乳房清洁:喂养前,一定要注意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感染乳房。以及在喂养过程中,宝宝咬破乳头的情况也要防范。同时保持衣物的清洁,避免乳汁穿出或污染。
在喂养过程中要做好乳房的护理,如果发现硬块或胀痛,应该及时处理,以避免恶化。如果状态持续较长时间,并且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改善,可以考虑向医生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