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白切肉
白切肉是一道广东的传统名菜,由于不需汆烫,因此以白嫩著名,是中式传统烹调技法之一。白切肉以精选猪后腿肉为主料,制作过程简单,是广东庆祝和宴请客人时不可缺少的菜色之一。白切肉需用肥瘦相间的猪后腿肉为制作主材料,加工前先用盐水浸泡一段时间,煮过后再放在冰水中冷却。这种烹饪方式使“切”出来的肉瓣色泽清淡,滋味鲜美,因此产生了“白”切肉的名字。
2、白切肉煮肉时间
白切肉的煮肉时间是非常关键的,过长或过短的时间都会影响口感。通常情况下,猪后腿肉的重量不同,煮的时间不同。猪后腿肉1000克煮熟的时间差不多为25至3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水必须确保完全煮开,猪后腿肉入锅时要用足够的水量,水温也要控制在90℃之内,这样可将水面泡过的肉蛋白凝结成一层糊状膜,从而使肉质更加保持完整和嫩滑。
3、白切肉的煮水达到什么温度
煮白切肉的水温度是影响煮出肉的口感的关键。水温过高会使肉刚煮就缩短,用热水才能使白切肉保持完整肉质。理论上,白切肉的煮水温度约为90℃左右为宜,不可煮沸,太高的水温会导致肉质老化,口感变差。
4、白切肉煮熟的特点
煮熟的白切肉外表呈青白色、口感细嫩。因其不需汆烫,不加调料,因此吃的时候需要配上葱姜蒜和一些辣酱等调料,以增加风味,而且可以有效去腥提鲜,减少油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