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后变成骨头需要多久
在死后,人体中的蛋白质开始分解,臭氧开始氧化血红蛋白,导致尸体变得黑色。同时,细菌会开始降解身体中的有机物,这个过程被称作自溶。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大约需要6到8周,尸体就会变成只剩下骨头和牙齿了。
不过,具体时间还要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与空气的接触程度等等。如果是放在开放的地方,就会比埋在土里更快变成骨头。
2、骨头形态的变化
即使身体变为骨头,骨头本身也会经历一些变化。在骨骼中,有一种骨髓,它是骨骼内部的软组织,它含有造血干细胞,可以持续地供应身体需要的新鲜血液。
不过,当一个人死亡之后,这些骨髓细胞会开始死亡和脆弱化,等到它们消失后,骨骼的形态将会逐渐发生变化。它们变得更脆弱,形状和体积都会有所减小。这个过程可能会花费数十年,具体取决于遗体的存放方式和所处的环境。
3、遗骸可以帮助警方破案
媒体报道中经常提到,骨骼的 DNA 可以被用来帮助警方解决凶案。最近的一个例子是,英格兰警方使用长达1,400年的遗骸,帮助他们破解了一个古老的谋杀案。具体过程是,他们将骨头样本与现代 DNA 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到了可能的嫌疑人家族,并最终追查到了真凶。
既然骨骼可以长期保存 DNA,那就意味着哪怕是几百年前的遗骸,警方也可以用它们来为现代社会带来公正。这是一个很有帮助的科技。
4、骨头在考古学中的重要性
考古学家也经常深度研究骨骼,尤其是在后人中留下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们还尤其关注未知人类生活的重要线索。通过测量遗骸的大小、形状、结构和化学成分,以及通过通过骨骼中残留下来的牙齿组织或措辞来确定年龄和性别,考古学家能够了解很多古代社会的生活情况和文化。
此外,在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死亡案件中,骨骼也经常成为探究真相的关键证据。例如,考古学家曾经使用骨骼来验证罗马皇帝尼禄是否用火烧掉了罗马。
总之,骨骼具有很强的生物学和文化学意义,无论从法医学还是考古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