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对哺乳期妈妈的潜在危害
哺乳期的妈妈遭遇发烧和感冒时,或多或少也会想到退烧药。然而,退烧药对哺乳期妈妈和宝宝都有潜在危害。如果必须使用退烧药,应该关注下述注意事项。
1、退烧药物的种类及副作用
市场上的退烧药剂型有很多种,包括栓剂、口服液体、颗粒和片剂等。各种药物的成分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潜在危害。例如,对于哺乳期妈妈,含有对于婴儿产生副作用的药物组分,如乙酰水杨酸应避免使用。此外,许多退烧药也可能导致昏昏欲睡、头痛和恶心等副作用。母乳喂养期间的女性必须格外小心选择药物和需要的剂量,并在选择之前咨询医师。
2、喂奶前后多久不宜服用退烧药
如果非常必要,哺乳期妈妈可服用一些安全的药物以降低身体温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与药物接触后的一段时间内,母乳中可能仍然存在药物残留。因此,哺乳妈妈需要知道药物对婴儿的安全跟进时间。对于多数药物,建议至少在服药后3至4小时再进行母乳喂养。
3、必须避免的途径
• 避免选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非甾体类退烧药;
• 避免服用含有利多卡因的药物,因为利多卡因会进入乳汁中;
• 避免在晚上服用药物,以免影响婴儿的睡眠。总结
哺乳期妈妈在选择退烧药时,必须考虑到药物可能对宝宝产生的潜在危害。如果必须服药,那么必须确定药物的安全性,避免在药物决解后尽快进行母乳喂养,并在选择之前尽量咨询医师帮助判断药物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