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正文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别称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等,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入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其挥发油在体外有抗癌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吧!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主治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药用功效

1、清肺止咳:白鲜皮苦、寒,入肺经,可清在肺之热邪,金气清肃,咳嗽自消。

2、清热利湿:白鲜皮昧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可用于因湿热而致各种病症。

3、祛风燥湿:白鲜皮入肺经,故能祛风,入小肠经,故能去湿。夫风湿既除,则血气自活而热亦去。

4、清热解毒:白鲜皮苦、寒,具清热解毒之功效。

5、清热定惊:白鲜皮苦寒,其清热、泻火力强,故用于因热则生风之候。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白鲜皮体外试验1:4的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有报告本品的乙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等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草分枝杆菌均未见效果。

2、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白鲜皮所含白藓碱于小量时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肌张力增加,分钟输出量及博出量均增加。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所含花椒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菌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能使麻醉猫血压上升,增强猫瞬膜收缩、扩张冠脉,增强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3、对子宫及肠平滑肌的影响:白藓碱对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有强力的收缩作用,茵芋碱也能加强猫或兔的在位子宫收缩,加强肾上腺素对子宫的影响,白藓碱、崖椒碱对大鼠子宫的自发性收缩无影响,但对于催产素所引起的大鼠子宫收缩则可减弱之,而茵芋碱则可增强。

4、抗癌作用:伊红染色法结果表明本品非极性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有体外抗癌活性,从本品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岑皮酮,白鲜碱及得自挥发油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为其体外抗癌的有效成分,其45%的浓度能杀死艾氏腹水癌、S180及U14细胞,而黄柏酮、柠檬苦素及β-谷甾醇无效。

5、根皮有解热作用:给发热(温刺法)之家兔口服其煎剂,能使体温下降。狗静脉注射另一种白鲜皮D.Albusvar.Caucasicus浸膏,能缩短血凝时间。

6、其它作用:白鲜碱、茵芋碱及崖椒碱的混合物能降低肾上腺素对豚鼠精囊的作用,茵芋碱能使肌肉麻痹,并可因累及心肌而引起哺乳动物血压进行性下降。茵芋碱能提高横纹肌的张力,加强脊髓反射的兴奋性,葫芦巴碱药理活性弱,但早年有报告其在神经肌肉标本能降低神经的时值,对肌肉的时值则先降低后增加,此外葫芦巴碱有一定抗癌作用。

7、药(毒)理学:对小鼠的LD50白鲜碱、花椒碱、茵芋碱相近腹腔注射为150~250毫克/千克,葫芦巴碱对大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5.0克/千克。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药用禁忌

1、《本草经集注》:恶螵蛸、桔梗、茯苓、萆粟。

2、《本草经疏》:下部虚寒之人,虽有湿证勿用。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配伍应用

1、配白蔹: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敛疮生肌。主治湿热疮疡,痈疮肿毒,皮肤瘙痒,烧烫伤等。白鲜皮苦寒,鲜毒清热之力强,并能止痒,白蔹苦辛,能消肿敛疮,并具生肌之效,两药合用解毒敛疮,生肌止痒作用增强。

2、配苦参:清热解毒,利水除湿。主治湿热蕴结,小便不利,灼热涩痛等症。白鲜皮,苦参均味苦,性寒,均具清热、解毒、燥湿之功。但苦参有显著的利尿作用,故两药合用解毒清热、利水除湿作用大增。

3、茵陈蒿: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治湿执黄疸。白鲜皮、茵陈均苦寒泻热,均具利湿退黄之功效。两药相须为用,其利湿退黄作用倍增。

4、配防风:疏风、清热、止咳。主治风热咳嗽。自鲜皮寒能清热,防风辛可发散解表、祛风。两药合用,可发散解毒,清肺热,而止咳。

5、土茯苓:清热解毒,利关节。白鲜皮味苦,性寒,长于清热、解毒。土茯苓味甘,性平,长于除湿,利关节。两药合用,可治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

6、地肤子:白鲜皮清热、祛风、除湿,地肤子清湿热、利尿止痒。两药合用,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功效。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药用附方

1、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

2、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

3、治鼠疫已有核,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服一升。

4、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

5、治湿热疮毒、湿疹,疥癣:本品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之功。常用治湿热疮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者,可配苍术、苦参、连翘等药用,治湿疹、风疹、疥癣,又配苦参、防风、地肤子等药用,煎汤内服、外洗。

6、治湿热黄疸,风湿热痹:本品善清热燥湿,可治湿热蕴蒸之黄疸、尿赤,常配茵陈等药用,如茵陈汤。取其既能清热燥湿,又能祛风通痹,可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常配苍术、黄柏、薏苡仁等药用。

7、治慢性湿疹,荨麻疹:白鲜皮9克,白蒺藜12克,乌梢蛇9克,生地12克,防风、当归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方中白鲜皮祛风,为君药。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食用方法

1、白鲜皮酒

【处方】白鲜皮3两,川独活3两。

【主治】产后中风,脉沉弦濇者。

【用法】醇酒5~6升,蒸窨。空心随量饮。

2、白鲜皮七味汤

【处方】白鲜皮3两,干葛5两,黄芩3两,郁金3两,豉5两,栀子10枚,芒消6两。

【主治】黄疸初得,稍觉心中烦热,外状与平常无别,但举体正黄,甚者眼色如柏,涕、涎、小便及汗悉如柏汁,食消多于平常,稍觉瘦悴乏力者。

【用法】上切。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芒消,分3次温服。相去如人行20里久,更服此汤,当得利,利后将息1-2日,则合后黄连丸服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502-346663-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