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中和苏北一带,冬季气温通常在0℃~8℃,每年在0℃以下天气大约为30-40天。近些年来,由于受暖冬的影响,不少钓手即便在0℃以下时也没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想法,在天气比较适宜时仍经常出钓于小溪旁。你可别小瞧这些小溪,在夏秋季节农田用水多或发洪水时,常有外水域鱼类来此光顾, 待水位开始下降时,大多鱼儿深感这里环境还挺舒服,便滞留于这些小水域中。冬季虽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钓鱼的淡季。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律性,只要钓手采用方法得当并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在小溪钓鲫鱼还是会有不错鱼获的。
力求择机出钓
众所周知,鱼类是趋温性极强的动物,尤其冬季天寒水凉更是如此。
由于冬季有别于其他季节,鲫鱼有时不爱活动,基于此情,钓手在出钓前最好注意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颁布的天气预报信息和实地观察天象通常应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最高温度应在8℃以上,最低不应低于-5℃以下,因气温过低鲫鱼基本无食欲,所以 钓到它的几率几乎为零。具体而言,若早上呈现浓香霜冻(农谚云:浓霜强太阳。说明下霜是好天气)或小溪结有薄冰,阳光明媚无大风的天气出钓较为理想。还有 就是,从个人体感来判定天气状况,即是人无缩手缩脚感,即能伸开手或无大风比较暖和的天气均可以出钓。
选择适宜钓点
常言道:“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从实践来看选水草边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冬季水域中水草虽已枯黄,但它仍能起到隐蔽、御寒、聚集浮游生物等作用,鲫鱼见有如此好的水域环境,非常乐意在这里安营扎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钓手应选择水草稀疏适宜处作钓点。因过密处阳光穿透力差,溶氧量少,水温回升慢,鲫鱼一般不愿在此处久待,笔者曾做过这方面实验:
2010年12月25日,是一个晴好天气,我收听了天气预报:南风,风力2~3级,最高气温达15℃。午饭后 我轻车熟路到某水域垂钓,在一片茂密水草处做两个窝点,守了近2小时愣是无鱼咬钩迹象。后来到水草比较稀疏处做窝,不到1小时就开始有鲫鱼咬钩,继而钓效颇佳。
此外,还可选障碍物和倒树处作钓点。在小溪,沿岸长有树木,遇到大风必有树枝折断落入水中;另外,秋冬交替正是农村修树时节,修树时有部分树枝落入水中;再就是发洪水时被淹没的树木,其中许多被砍伐,但水中仍有横七竖八的倒树、树枝、树桩等。在这些倒树和树枝下面有许多鲫鱼在栖身, 越是枯树枝、树桩处聚集的鱼越多。因这里有很多腐烂物会引来许多浮游生物和小虫、小虾,这些便成为鲫鱼的美味,所以这里让它久久不愿离去,愿继续在此栖身。
选用优质鱼饵与做窝
1,诱饵,原本冬季鲫鱼无食欲或食欲底下,故此保持适口或带有浓郁香味的饵料至关重要。通常以豆饼粉或菜籽饼粉在锅上用文火炒香,然后再配上玉米粉、麸皮、碎大米加水拌和;亦可用大米、小米、 玉米糁事先用丁香酒浸泡24小时以上。总体而言,不管用何种饵料,一定要注意色、香、味三要素,力求做到投鱼所好,否则,很难达到聚鱼和留之目的。
2,钓饵,因为是冬季,通常以荤饵为主,譬如:小红蚯蚓、红虫、白蛆、面包虫等都是上乘钓饵。
3,做窝,冬季钓鲫至少做3个窝点,一来可轮番垂钓,二来可择优选用。再则,小水域有别于养鱼池和其他大水域,通常采用广种薄收法,可提高总的鱼获量。但在用饵量上应 本着宜少不宜多的原则,因自然水域中水广鱼稀,加之水温偏低,有的窝点压根无鱼问津。当发现某个窝点上鱼频率较高时,每隔30分钟用少许饵料续窝,这样可保持后续仍有鱼可钓。但窝距应视水域情况而定,一般最好保持5~6米,若水域宽广可再大些。
总之,要依据钓点实际情况,窝点既可做远亦可做近。做窝较远时最好用打窝器,免用手抛投,一是节约饵料又准确,二是鲫鱼不会受惊吓而逃窜。
钓具的合理搭配
冬季主钓鲫鱼,又在小溪中垂钓,其钓具搭配理应采用“微型”钓组。竿,因冬季为枯水期,近岸水体较浅,为此用5.4~7.2米软调长竿为宜。线,主线用 0.8~1.0号强力线,线长视水体深浅确定,脑线长5~6厘米即可。钩、宜采用5~6号伊势尼钩,但钩条要细软为妥。坠,宜采用轻坠。漂,最好用市售彩色塑料星漂。其中,漂与坠务必要匹配得当,漂的浮力应略大于饵钩总重力,通常让2粒漂呈现于水面,4粒在水下,此状态下饵钩在水底让钩背刚触底为妥。
以笔者实践证明来看,冬钓鲫用散漂优于立漂,尤其在窝点凹凸不平深浅不一时均好用,也便于调漂且灵敏度高,非常适宜在草洞、草缝处逗钩。立漂虽醒目亦灵敏,但在草洞、草缝这些特殊钓点就显得难以胜任,稍不留神就会发生挂漂,有时还会影响抬竿得鱼。
具体垂钓方法
首先,在垂钓场所要保持安静,走动时脚步要轻,避免大声喧哗。当你将饵钩穿好时,就可轻轻将其抛投至窝点水面(不得发出任何声响),否则极易使鱼受惊吓而逃。让饵钩缓缓下沉,待饵钩落底后,应不时小幅提起放下,一般应控制在20-30厘米幅度上下,以此达到诱鱼咬钩之目的。其间要有意识地暂停30-60 秒,继而再重复以上操作,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诱鱼效果会更佳。
若在某个窝点较长时间守候仍无鱼咬钩(一般2小时以上),此时你也别枉费心机,应由“静守”变 “游动”,尽快转移到其他处窝点垂钓。
冬天,由于你用的是虫饵,加之在水中长时间浸泡,极易死亡变色(不再蠕动,红色的变白,白色的变灰),其特有的味道亦基本消失,这样的钓饵已影响诱鱼效果,此时就要及时更换。此季节一般在8-10分钟就应更换钓饵,实践证明,勤于换饵对诱鱼咬钩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有些钓手认为,在自然水域做窝子,鱼类亦都是聚在窝内,于是“不敢越雷池半步”,始终在窝点内垂钓。从实际情况看,其实并不然,有时大多鱼类并非都喜欢在窝内活动、觅食。有些鱼类到窝点转悠片刻并品尝诱饵,一会儿工夫又会离窝而去,到窝的外围(大约距离点1米左右处)作短暂逗留。鉴于此情,钓手就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调整战略战术,将饵钩向窝点外转移。经反复引逗,在美味的诱惑下,鱼类在消除疑惑后终将张口品尝钩饵,从而提高鱼获率。

冬季夜钓野钓鲫鱼技巧,冬季怎么夜钓
1、传统台钓。
传统钓的竿子,台钓的线组,俗称传统台钓,不过线组并非齐杆线,一般3、4米的主线长度。本周刚好出钓了一次,发现部分老钓友就用这种方法,结果上的鲫鱼不但多,而且个头明显大。传统钓的长竿短线,其实可以搭配双钩也可以搭配单钩的,单双鱼钩的选择主要看钓场情况。线组配合推荐主线1.0,子线0.6长度4、5厘米,由于长竿短线的搭配提竿的时候响应速度快,所以线组太细了容易断。
2、台钓。
线组搭配主线0.6-0.8,子线0.4-0.6,是比较通用冬钓大鲫鱼的线组搭配。台钓在试钓和找鱼窝中比较欠缺,通常是选个可能藏鱼的钓位,比如水草,向阳避风的位置,然后通过不断抛竿的方式实现诱鱼,让鱼进窝。但是初冬鲫鱼活性比较差,如果不能让饵料动起来,死守的效果是很差的。
3、鲫鱼的习性。
一年中鲫鱼在春夏秋,三个季节觅食都比较积极,尤其是春秋两季。夏季由于水温高,水温超过25度鲫鱼就会躲在深水中乘凉,只有早晚甚至夜间才出来觅食,也就是说,春夏秋三个季节,鲫鱼非常活跃,鲫鱼基本每天都要觅食,才能补充足够的能量。但是到了冬季,鲫鱼的活动范围开始变小,能量消耗比较少,所以习性变成觅食范围小,天气不好根本不觅食,而且对于静态的饵料不怎么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在钓法上有两个套路,可以让饵料动起来,提升诱鱼效果。
冬季钓鲫鱼技巧11月份
1、钓鱼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太吵杂的环境鱼会被吓跑,因此钓鱼时需要安静。
2、钓鱼应选择水温适中的时候钓鱼,天气太冷鱼也不会出来觅食。
3、钓鲫鱼可以选择有树木,或者水草的地方鱼比较多,选择一片明亮的地方钓鱼。
4、钓鲫鱼前可以先打窝子,钓鱼前可以打些窝子把周围的鱼都吸引过来。
5、选择合适的鱼钩,一般钓鲫鱼不用太大的鱼钩,鱼钩太大鲫鱼吃诱饵可能会逃跑。
6、鱼饵要选择鱼喜欢吃的食物,有些鱼喜欢吃蚯蚓有些喜欢吃鱼料,根据鱼的喜好选择。
冬季钓鲫鱼调漂技巧,冬天的鱼异常肥美
1、钓钝不易钓灵。
例如调四钓二拉小饵,两钩在水底是一钩轻触底一钩悬空,鱼吸饵时,在浮漂剩余浮力的上牵下,它微弱的口腔压力是很难将饵吸进嘴里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相上就会出现很模糊的上下颤动的信号,甚至没有信号。
2、从钓灵找起。
如何找准你要设定的钓目,或者说如何找准底、找出口来,那就必须按照王化德老师所说的“从灵找起”。
3、冬钓鲫鱼浮漂的选择。
漂型的差异也会影响到调钓目的设定,一般说冬季钓鲫选用瘦身超细硬尾为好。它瘦身的特点在漂启动及下行时阻力变小,超细硬尾使浮漂的剩余浮力大大减小,这两个特点可以使浮漂的动作幅度加大、清晰。
4、切莫把浮漂表现语言定式化。
同一浮漂、同一线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下其语言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万不可凭想象鱼吞饵就是下挫一目,守株待兔的等待那一个动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24260-0.html
- 上一篇: 审计师报名条件有哪些
- 下一篇: 广西教师资格认定需要普通话证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