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植物或动物型香源原料在水中会慢慢的溶解、不断的向四周散发出香味、会有较长的持续时间,呈粉状的化学香料虽然在空气中香气四溢,进入水中之后散开的速度不能和空气中相比的。化学香料品种多种多样,薯香、芋香、菠萝香、草莓香、麦香、奶香、玉米香,几乎都可以相互匹配。
钓鱼用小药要根据鱼情而定
于是由人的嗅觉推及鱼类,形成了三种用“药”套路:
1.招鱼慢,鱼不咬钩是没用对小药,怀疑应该是草莓香却错用了菠萝香,于是备下各种昧型的香精,至于哪种合适,试着来。
2.鱼有一口没一口,有口也是吻而不吞的轻口,以为是香不够,于是加大剂量,从0.5克、1克增加到5克、10克。
3.多人比邻而钓,因其中一人连续上鱼而心中不服,可是调整线组、浮标、鱼饵,能用的招都用上了却情况依旧,于是有对方胜在小药的认识。之后钓箱中多了些瓶瓶罐罐,形成小药依赖。
小药神奇是因为它有促进食欲,改善鱼口的作用。以香精形式出现的粉状小药几十、几百毫克就能使整袋鱼饵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在人的嗅觉感受中,同是香味,化学香精的香是中药型小药的10倍、20倍。同时中药不好找,无医生处方要买一味两味药也不现实。另外,竞技钓鱼70~90分钟一场,中药缓释,见效慢,时间上不允许。基于以上原因,以粉状化学香精代替中药型香料就顺理成章了。
粉状小药的另一种是虾粉、鱼粉、鱼腥素以及由其他水生生物干制而成的粉末。严格说,它们不属于药,而是调味剂,只是用量少才称为药的。例如南极虾粉、北极虾粉、海藻粉、鳕鱼粉、秘鲁鱼粉等等。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别,同一种鱼会呈现嗜香和贪腥的区别。例如水深3米的淤泥水底,鱼龄3年的大鲫多沉底摄食,倾向于腥味饵。水深1~1.5米的硬泥底,鱼龄不足1年的幼鲫经’常离底摄食碎屑或粉末状的悬浮饵,宜用香或淡香饵,可是幼鲫沉底了也会吃腥饵。因此有的放矢,根据鱼的食性倾向用腥饵或香饵,另外借助粉状小药临时改变钓饵的味型已成为普遍接受的原则。
钓鱼用小药要根据鱼情而定
不管是什么样的“药”都需要注意量和对症的问题。要如果没有问题就能够很快的解决问题,剂量把握准了效果立显、相得益彰;药用错了不仅治不了病,还会生出其它病来,若剂量过大则又物极必反。如化学香精类小药用多了,鱼浮躁,本来沉底的不沉底了:鱼在香味的刺激下频繁吻饵,却又碍于伤嘴而吸食乏力就是小药惹的祸。粉状小药两个缺点,一是以人度鱼,能骗过人的鼻子就行;二是扩散快,空气中是一种效果,入水后如何难下结论,所以要悠着点。

钓鱼小药怎么用
1、根据季节使用。
小药在不同季节也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在春季的时候,由于刚刚进入春季,所以水里的温度还是比较冷的,这时候由于鱼儿的嗅觉和食欲会受到影响,因此会使用香精味的小药将饵料的味道加重;夏季的时候通常会选取一些比较淡的香精小药,或者加入一些酒;秋季的时候奶香味的小药是最好不过的了;而冬季的时候会选择加入增加饵料腥味的小药。
2、根据钓点使用。
钓点选择的不同,鱼情也会不一样。如果选择的是竞技塘,就需要在钓鱼刚开始的时候就加入小药,因为后面的时候鱼儿就会麻痹;当黑坑钓鱼的时候,需要加入虾粉和蚕蛹这一类的小药;当鱼儿还不开口的时候,就需要高浓度的小药来激发鱼儿的对食物的欲望;当选择野钓的时候,由于鱼儿长期受到捕捞,所以会极其谨慎,所以需要改变一下饵料的味型,使用一些比较清淡类型的小药。
3、依据鱼种使用。
小药并不是每一种都是适合所有的鱼的。鲢鳙鱼使用的小药一般会是酸奶香精、草莓香精,一般都是些香甜清淡型的小药;鲫鱼和罗非使用的则会是香奶香精和香虎还有陆克香,奶香味比较足的小药;鲤鱼则会使用甜蜜素、香兰素。
4、小药的开饵方法。
一般的液体小药都会先将小药稀释,然后再和饵料拌匀就可以了;像是虾粉这一类的小药则只需要直接和饵料拌匀,再加入一些水;当在无法开饵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拉好的拉饵粘上小药直接开始垂钓,其实开饵的话是为了能够将小药更加融入进饵料中,将小药的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可以满载而归。
钓鱼加什么小药
虾粉:该种小药为粉剂,腥味很浓烈,穿透力强且香味持久,对于鲤鱼、草鱼、鲫鱼等有很强烈的诱食效果,在冬季使用的比较多。使用时需要根据天气、鱼情、水域、气温等因素来考量,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
钓鱼怎么看鱼情
1、若水面不时漾起涟漪,有鱼打出水花,表示水下的鱼很多;若水面游动嬉戏的小鱼突然受惊,四处逃散,多是大鱼活动觅食所致;若鱼群浮在水面嚼水,这说明水里缺少氧气,鱼儿不会觅食。
2、钓鱼属于一种户外运动,目标是用渔具把鱼从水里钓上来,而且钓鱼不限制性别与年龄,大人、小孩子都喜欢。钓鱼可以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23116-0.html
- 上一篇: 菊花茶一般适宜什么季节喝
- 下一篇: 采摘白毫银针芽头要的是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