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正文

碧螺春什么香气

2022-04-22 01:25:22 暂无评论 知识问答

碧螺春什么香气?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原产地的碧螺春有花果香,另一种是原产地之外产的碧螺春是没有这种香气的。洞庭碧螺春香气浓烈,清香带花果香,主要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和洞庭的特有水土有关。其他碧螺春香气不足,因为它是新茶也有一点香气,但没有清香和果香,外地碧螺春有奥土气,有青叶气。

香气与滋味往往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碧螺春的香气与滋味是:

特一级: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

特二级: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

一级: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

二级: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三级: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是办公室及居家日常用茶的首选。

特级:此茶口味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

一级炒青茶:滋味尚纯正,汤色黄绿,叶底尚嫩欠匀,稍有青张,绿稍深。

碧螺春的香气与滋味是怎么来的?

碧螺春属于绿茶,因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区,故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山分东西两处,洞庭东山为三面环水的半岛;洞庭西山则为太湖上的小岛。东西洞庭山均为果茶间种。这里,太湖碧水,烟波浩渺。茶树与批把、桔子、杨梅等果树交错相间,枝叶相连,根脉相通;从果树枝叶中透过来的稀疏的阳光,浸透着花果之香。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怎么泡香

1、泡茶的水质要好

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

2、沏茶的水温

要求在80℃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

3、冲泡的手法

冲泡的手法很有讲究,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1厘米~2厘米处即可。若待客,可将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盘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请客人品饮。

4、茶水比例

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以上就是对碧螺春的香气的介绍了,碧螺春的香气很特殊的,鉴别的时候可以用来参考。

云南碧螺春的香气特点

云南碧螺春的香气呈板栗香且馥郁,香气高扬纯正持久,杯中挂香,水中留香,其干茶卷曲成螺,亮泽度高,整体匀整,汤呈金黄,白毫丰富,汤中沉淀物较多,不透亮,茶汤滋味厚重,略苦,回甘明显,叶底少有红片,嫩度高,柔软润泽,耐泡度高。

云南的碧螺春原料是大叶种,口感浓。虽然同是碧螺春,口感上和洞庭碧螺春差别比较大。

洞庭碧螺春芽叶较小,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匀整,满披茸毛,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

云南碧螺春外形条索粗壮,紧结匀整,色翠绿,滋味浓厚,不如洞庭碧螺春香,但比洞庭碧螺春耐冲泡。

云南碧螺春,品饮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或用70~80°℃的开水冲泡。

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

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

碧螺春为什么叫碧螺春

碧螺春始于明代,最初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碧螺春属于绿茶

1、碧螺春属于绿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产于苏州市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因此又被称为“洞庭碧螺春”。绿茶按照干燥和杀青方法不同,可分为蒸青、炒青、洪请以及晒青等四大类,而碧螺春则属于炒青绿茶。

2、碧螺春在唐代时期曾被列为贡品,制作时需要在0.5公斤中选取6~7万个茶芽,主要制作工序是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至后的碧螺春,白毫显露,色泽银绿,清香袭入,是中国名茶之一。

3、传统的碧螺春在保存时采用纸包的方式,将块状的石灰、茶叶间隔置于缸中,加盖密封储藏,目前人们大多采用塑料保鲜袋保鲜的方法,将碧螺春分层扎紧,隔绝空气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6749-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