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乌龙茶和绿茶的主要区别。
1、性质区别,乌龙茶也叫青茶,和绿茶相比,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发酵二字,乌龙茶属于发酵茶类。绿茶则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属于不发酵茶类。
2、品质特征区别,乌龙茶成茶肥壮匀整,色泽砂绿,香气浓郁,有淡淡的花果香味,滋味醇厚甘鲜。而绿茶没有经过发酵,其成品的色泽和茶汤均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显著特征为清汤绿叶
3、制作工艺区别,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精制而成的,而绿茶的制作工艺稍微简单些,只需经杀青、揉捻、干燥等经典工序即可制成。
4、功效区别,乌龙茶经过发酵,所含的单宁酸成分较高,和绿茶相比,更有助于肠胃消化,能消脂、减肥、排毒等。而绿茶是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高,收敛性强,有显著的提神、消食、降火、解暑等功效。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碧螺春的品质特征和制作工艺。
品质特征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制作工艺
碧螺春的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和炒制等等,其炒制手法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最后,确定碧螺春到底属于什么茶。
通过对碧螺春、乌龙茶和绿茶的对比可以发现,碧螺春不属于乌龙茶,而属于绿茶。决定茶叶属于什么茶的关键是看其制作工艺,而不是品质特征,品质特征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所以虽然清香型铁观音和碧螺春都是翠绿的,但是却不是同一种茶叶。

碧螺春为什么叫碧螺春
碧螺春始于明代,最初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碧螺春属于绿茶
1、碧螺春属于绿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产于苏州市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因此又被称为“洞庭碧螺春”。绿茶按照干燥和杀青方法不同,可分为蒸青、炒青、洪请以及晒青等四大类,而碧螺春则属于炒青绿茶。
2、碧螺春在唐代时期曾被列为贡品,制作时需要在0.5公斤中选取6~7万个茶芽,主要制作工序是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至后的碧螺春,白毫显露,色泽银绿,清香袭入,是中国名茶之一。
3、传统的碧螺春在保存时采用纸包的方式,将块状的石灰、茶叶间隔置于缸中,加盖密封储藏,目前人们大多采用塑料保鲜袋保鲜的方法,将碧螺春分层扎紧,隔绝空气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碧螺春提香方法,怎么给碧螺春提香
1、因为干茶表面都覆有茸毫,最好用名茶烘干机烘焙方法来提香。注意,热风温度105℃左右最好,控制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家庭冰箱冷藏的茶叶,拿出来喝时,可以先放入微波炉设置“100的微波功率”加热60—80秒,取出后稍作摊凉后喝,这个方法对于带有生青气味的茶叶提香效果非常好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5898-0.html
- 上一篇: 岩青兰茶的功效与作用 岩青兰茶的副作用
- 下一篇: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可以提前离开考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