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又叫三才碗,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思考的茶具。因为由盖、碗、托三部分组成,被喻为天、地、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蕴含着古人风雅的趣味,把茶放在碗中冲泡,也确实是育出了香醇的茶汤。
盖碗从明朝开始产生,流行于清朝,在很多宫廷剧里我们能看到王公贵族们拿着盖碗喝茶。在此之前人们都是把茶叶碾碎后煮、泡,然后直接用碗,或者是小一点的茶盏喝茶。明朝开始盛行散茶直接冲泡的饮茶方式,便加了个盖子,可以刮开茶叶和茶沫,还有为茶保温、防止香气散失、不让灰尘飘入等诸多好处。之后底下再加了一个托,防止烫手,也方便端起给客人,三才碗(盖碗)的样子便形成了。
把盖和碗之间漏一个缝,半开半合的状态可以避免茶渣入口,拿起直接饮用。在品尝茶叶的过程中,如果希望浓一些,还可以用盖子刮一刮茶汤,让茶叶翻滚,加快出味速度,口感就变得更加浓厚了。之后盖碗演变成了冲泡的器具,配一个公道杯,茶叶的冲泡变得优雅,在盛行工夫茶的广东、福建,更是家家必备。
用盖碗泡茶,有很多优点,比如相比茶壶,能够看得到茶汤,对浓度的掌握更容易,而且如果是细嫩的茶叶,在冲泡的过程中可以欣赏叶底。还有就是盖碗这种敞开的形状,让清洗变得很方便。不过从直接饮用,到冲泡用具的变化中,盖碗的托经常可有可无,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盖碗是没有托的,也就不会称为三才碗了。
小小的盖碗,既有文化的解读,又有实用的考虑,成为中国茶具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而且在茶桌之上,盖碗往往在中间的主角位置,掌控着茶汤的品质,喜欢喝茶的你,快拿起盖碗泡起来吧。

茶具盖碗怎么用
盖碗使用方法:打开碗盖,欣赏熏于盖底的香气,用盖子拨动茶汤,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姿态,并使茶汤浓度均匀。将盖子斜盖碗上,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以滤掉茶渣,按住盖纽,端碗饮用。正式场合连托端起。
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
茶具中公道杯怎么用
茶具中公道杯的使用方法是先将茶壶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再分给每个品茶人。公道杯最早作为酒器出现在元代和辽代。公道杯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的酒就会全部漏掉,而这种器具是为了治理贪酒的人。现代茶具中的公道杯,又称匀杯,分茶器、公杯,已经是茶席上重要的器具。刚冲泡出来的茶汤温度高,不宜马上喝,将茶汤倒入公道杯,还能起到稍微冷却的作用。喝茶的人拿起茶杯,也不会被烫。
茶具的使用,怎么使用茶具
1、茶漏置于壶口防止茶叶掉落壶外,盖碗分为碗盖,托碟,茶碗三部分冲水泡五六分钟即可。
2、茶盘来盛放茶杯或茶具,盛接流出的茶水或倒掉茶水。茶则用来盛茶,茶挟与茶匙相同,将茶渣从壶中挟出,或挟茶杯防烫。
3、茶巾是用来擦壶,茶针疏通茶壶内网,泡茶的煮水器,多为酒精灯和电壶,储存茶叶的罐必须无味,密封且不透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5332-0.html
-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分科目吗?
- 下一篇: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