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白茶的工艺流程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时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为10分钟,然后摊凉15分钟,复烘时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的储存方法
1、罐子储存法:茶叶放在茶叶罐里保存,以防压碎,茶叶罐的选择,以锡罐为上,铁罐、纸罐次之,要求密封性要好。
2、木炭储藏法:取适量的木炭装入小布袋内,放入存放茶叶罐的底部,然后将包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在罐里,在密封坛口,木炭应每个月换一次。
3、冷藏储藏法:将茶叶用袋子或者茶叶罐密封好,将其放在冰箱内储藏,温度最好为5℃。
4、暖水瓶储藏:将白茶茶叶装进新买的暖水瓶中,密封好即可。
5、生石灰储藏:将生石灰用布袋包装好,同时茶叶也密封包装好,茶叶要密封包装并远离有异味的物品,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带最好每隔2个月换一次。
白茶的种植技术
1、茶园
对于茶树来说,园地的选择相对来说比较重要。降水量充沛,关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园地对于茶树的生长是十分适合的。在这样的园地中长成的茶叶品质也会十分的好。土壤以酸性的山地黄壤、沙性黄壤和红黄壤土为好。
2、施肥防虫害
对于作物来说,进行适当的施肥能够促进作物更好的成长。作物会受到害虫的破坏因此也要定时的对杀虫,预防虫害。对于白茶茶树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哦。
3、栽种
对于白茶茶树的栽种来说要保持茶苗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利于茶树的成长。同时要定期的进行翻土,这样能够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对于茶树吸收营养物质比较有利哦。
白茶出现时间
白茶是茶中的珍品,也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距今差不多有九百年历史了,这个时间我们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艺术有关白茶的记载中可以推算出。《大观茶论》的成书时间差不多时在1107年到1110年之间。
白茶历史发展进程
当时宋代的皇家茶园是设在福建北苑地区(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建瓯地区),书中记载的白茶并不是人工种植的,而是野生的白茶。白茶的生产时间一般的说法是在清朝的嘉庆年间,差不多在1769年的时候,茶农们将茶芽制作成银针。到了1885年的时候,才改用福鼎生长的大白茶来制作成白毫银针茶品。
综上所述,白茶是一种微发酵茶,属于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茶叶中的一道珍品,主要产自我国的福建和云南等地区。白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其制茶工艺简单,自然,晾晒后烘干即可。

螺栓的加工工艺流程
1、进料:将需要处理的螺栓产品吊放炉内,留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
2、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至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3、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至715摄氏度的范围内保持4至6小时,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至760摄氏度范围内保持5.5至7.5小时;
4、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降至550摄氏度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初加工深加工精加工怎么理解
对初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可作如下解释:
1、初加工:即粗加工,它以快速切除毛坯余量为目的,在初加工时应选用大的进给量和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切除尽可能多的切屑。其特点是去料多,进给量大,只加工出初步轮廓。
2、深加工:指已经形成的商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再次制造,使其更具价值的目的,是针对初加工而言的再次加工。
3、精加工:即精密加工,是用高精度的加工机械,对原材料进行细致的用以保证尺寸精度和粗糙度的加工。其特点是去料少,进给量小,属于产品加工中最后阶段的工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3449-0.html
- 上一篇: 路亚wacky钓组介绍
- 下一篇: 秋季船筏钓黑鲷钓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