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和碧螺春的采摘标准
信阳毛尖
采茶期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谷雨前后只采少量的“跑山尖”,“雨前毛尖”被视为珍品。
特级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的比例点85%以上;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正常芽叶占80%以上;二三级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正常芽叶占70%左右;四五级毛尖以一芽三叶及对夹叶为主,正常芽叶占35%以上;要求不采蒂梗,不采鲜叶。8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特优珍品茶,采摘更是讲究,只采芽苞。
信阳毛尖对盛装鲜叶的容器也很注意,用透气的光滑竹篮,不挤不压,并要求及时送回荫凉的室内摊放2-4小时,趁鲜分批、分级炒制,当天鲜叶当天炒完。
碧螺春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
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
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信阳毛尖和碧螺春的耐泡程度
信阳毛尖
一般绿茶第一次冲泡后,茶汤中的水浸出物已占总可溶物的55%左右;第二次冲泡浸出物为总可溶物的30%左右;第三次冲泡为10%左右;第四次冲泡只有1%-3%,其实就是白开水了。所以,一般说来,信阳毛尖茶最好冲泡2—3次;第一次冲泡后,建议在10分内完成闻香、品赏为上。第二次冲泡要在30分内品饮为上。第三次冲泡一般就没商贸讲究了。别!
碧螺春
俗话说三道茶,就是喝茶的文化!要说碧螺春可以泡几次,那要看你泡茶量的多少、冲泡方法等情况,一般三泡之后,茶味就淡了!淡而无味的茶,跟喝温白开水没什么区别!
综上,信阳毛尖和碧螺春的耐泡程度是相差不多的,基本上冲泡三次就好了。

信阳毛尖和碧螺春哪个耐泡
信阳毛尖和碧螺春一样耐泡,信阳毛尖与碧螺春的耐泡度同为三次,信阳毛尖与碧螺春都属于不发酵绿茶,芽叶鲜嫩,前者细秀圆直,后者卷曲成螺,冲泡时第一泡的可溶物质及茶多酚析出80%左右,第二次冲泡通常约占15%,第三次为5%,因此信阳毛尖与碧螺春都能冲泡3次。
信阳毛尖怎么泡不浑浊
信阳毛尖用75度的水泡不浑浊,时间不能过长。正确的冲泡办法应该是环壁冲泡法,选用水的温度不宜过高,在75度左右即可,倒水的时分要沿着杯子慢慢流入,这儿切记不可用高冲法。由于高冲法水柱的压力很简单对茶叶有所损害,一起急速的高温也会把茶叶烫坏了,这样的话泡出来的茶叶就不好了,茶汤也会比较的污浊。
信阳毛尖产地哪里
1、产地是信阳狮河区。
2、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3、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2562-0.html
- 上一篇: 2017女宝宝英文名小名 女孩取个洋气的英文小名
- 下一篇: 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之后还要继续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