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茶】
1、加工工艺
原料精选→筛分→蒸茶→渥堆发酵→熬茶汁→炒茶→司称→蒸茶→装模→压制成型→晾置→退模→预包装→进烘上架→发花→干燥→检验合格→包装→成品入库。
2、加工要点
1)渥堆发酵:蒸5至7分钟的毛茶倒入木仓,平铺高度1m左右,发酵12小时,发酵温度40℃至60℃,根据情况及时搅动。
2)发花:分为3个阶段,各4天。第一阶段,发花室温度24℃至26℃,湿度65%至75%,砖茶内出现白色菌丝;第二阶段,温度升至27.5℃至28.5℃,湿度75%至85%,砖茶长出茂盛的冠突散囊菌;第三阶段,发花室温度控制27.5℃至28.5℃,湿度55%至65%,持续至发花完成。
3)干燥:发花完成后每天升温3℃,升到50℃持续2天后,温度每天降2℃至35℃,再每天升温1℃至40℃,到干燥为止。
【藏茶】
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为耗时、最为复杂的流程茶类,一般要经过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制出品,标准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绝特色。
1、原料茶初制分做庄茶和复制做庄茶两种。有多次渥堆高温(50~75℃)发酵的显著特点。
传统做庄茶制作有十八道工序。复制做庄茶是将毛庄茶经复制做成做庄茶。复制工艺有蒸、揉、发酵、干燥等。
2、成品茶加工是通过整理、拼配、春包等工序将原料茶制为成品茶。条包砖茶是雅安藏茶的又一显著特点。
3、原料茶整理。经筛分、风选、拣剔、切铡、干燥、停仓等工序去除茶梗及杂质,调整含水量,分质量等级存放等。
4、拼配。按品种要求根据原料茶质量按比例搭配拌和。
5、压制,又叫春包。通过称茶(定量)、蒸茶(加温加湿)、春紧、码包等工序,将料茶压紧成为茶砖。
6、包装。冷却后砖茶倒出茶篼子,取隔页、包黄纸、打标签、包牛皮纸、捆千斤篾、再装入茶篼子、编包成为成品茶。
7、检验。成品茶经检验合格进入成品库。小垛码放,促进通风和自然后发酵。
综上,茯茶和藏茶的加工的原理是相同的,但是在细节方面确实有着极大的区别。

茯茶的冲泡方法,茯茶怎么冲泡
1、投茶量:控制好茶/水比例,为浓淡打好基础。100ml盖碗,投茶10克。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
2、洗茶:湿润茶叶,清洁茶面。从洗茶开始,请温柔定点注水,水流一定要平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洗两次者,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洗茶的水温。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注水点,提高水温洗茶。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
3、前三泡:抑制杂味,提升汤感。基本方法:定点注水,缓慢注入。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盖碗中水色很浅,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把橙黄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出汤时,建议使用公道杯。这样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融合,缓慢吊水浸泡出的茶汤很软、很粘,但没有什么气味。每泡出汤完毕后,建议沥净茶底。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但会改变滋味物质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为冲泡增加很多不稳定性。
4、中间三五泡:有香有水,协调交融。基本方法:缓慢旋水,稳定注入。不可猛冲。要把水温,以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我们才可以兼顾香、水,达到协调。稳定旋水说来简单,实则很考技术。泡茶中如何旋?旋多快?水柱多粗?注水点多高?这些都需泡茶者根据茶性,品饮者的口感需求等作实际的调整。
5、最后三泡:香高水滑,汤甜味淡。基本方法:急冲注水,叶底保持持续高温。冲既可高亦可低,既可定点亦可旋水。重要的是冲击、翻腾叶底,同时保持高水温,以充分激发陈香。茶叶泡到尾水,出于浸出更多物质,提升陈香的双重考虑,我们需要提高浸泡时的水温。这时,和初期正好相反,我们不但不开盖降温散味,还要在出水后立即注水,以保持被浸泡茶叶的高温。紫砂壶由于其本身导热性差,保持叶温的能力天然较强。
茯茶是什么茶
1、茯茶是黑茶。
2、茯茶主产于陕西泾阳,为黑茶的一个品种,是采用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拼堆、渥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成品茶茶型似城砖,因此茯茶也称“泾阳茯砖茶”或“泾阳砖”,同时泾阳茯茶亦有“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之说。
茯茶就是黑茶吗
茯茶是黑茶中的一个品种,是内含金花的等级较高的黑茶。茯茶有一种金花菌,使茯砖里面布满星星点点密密麻麻黄色的金花。金花越茂盛,品质就越好,对消化、对生理的调节作用就越大。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广西、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黑茶的种类有紧压茶、茯砖、花砖、黑砖、青砖、散装茶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2261-0.html
- 上一篇: 如何判断紫砂壶的好坏
- 下一篇: 基金从业考试合格标准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