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正文

黄茶茶叶是否有生津作用吗

2022-05-07 03:58:30 暂无评论 知识问答

喝茶为什么会感到生津

在喝茶时,因为茶中含有的茶多酚、糖、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等物质,可促进口腔排出唾液,这就是“茶生津”。

品质越好的茶,生津时间越为持久。

如何感受生津呢

喝茶生津一般有三种情况:两颊生津、舌面生津和舌底鸣泉。泡上一杯好茶,和小懂一起体会这三种生津吧!

一、两颊生津

小懂曾经喝过一款茶,对于当时的感受现在都记忆犹新:几杯茶汤过后,始终觉得口腔内部卷缩,两颊的肌肉像痉挛般难受,并且口干舌燥,喉头也发紧不顺,会感觉到渴,却不想再继续喝茶……

后来问过有经验的茶者,才知道这属于“涩而不开”,是部分劣等茶的一种表现。

有资料表示,口腔内膜尝到茶汤后,因为茶多酚的刺激,会引起口腔内两侧(左右脸颊的内面)内壁紧束收敛,形成涩感以及分泌出唾液,这种情况所造成的生津属于“两颊生津”。

但并非所有的涩感都会生津,小懂感受过的“涩而不开”就是不能生津的涩感。

两颊生津所分泌的唾液通常是比较多而强。在口感上会觉得比较温和且回甘,有时生津太多还会有口水积得太多的现象呢。

二、舌面生津

从生理的角度来说,唾液是由口腔内壁和舌头底部分泌出来的。舌面负责味觉的功能,没有唾液腺。

曾有人用不同年份的白茶做对比,最终得出一般存放7~10年的优质福鼎白茶,可以感受到舌面生津的效果。

茶汤经过口腔后,口内唾液会慢慢分泌出来,但这种分泌不像两颊生津那样急促强烈,而是更柔和一些。会感觉到舌头上面非常湿润柔滑,好像在不断地分泌出唾液,然后流到舌头两边口腔。

但由于生理构成,舌面生津应该是其它处生津,然后蔓延到舌面的一种交叉感受,所以缓和而不迅猛。

三、舌底鸣泉

“两颊生津,舌底鸣泉”是邓时海大师在《普洱茶》书上对号级普洱茶品饮口腔描述常有的生动词语,一般而言,两颊生津常遇,舌底鸣泉虽然表述生动但比较难遇。

茶汤经过口腔接触到舌头底部,舌下会清晰地感受到不断有津液生成,像冒出细小泡泡,如同泉水涌动的感觉,这就是舌底鸣泉现象。

一般要品饮到很好的茶,才会遇到舌底鸣泉,不知道有没有茶友感受过这么神奇的生津,记得留言告诉小懂哦!

还有一种技术性的“舌底鸣泉”:当茶汤入口时,将口腔上下尽量空开,也就是上下牙床张开。闭着双唇,牙齿上下分离,增大口中空间。同时口腔内部得以松弛,舌头与上颚接触部位形成更大的空隙,茶汤得以有机会浸到下牙床和舌头底面部分。

当要吞咽时,口腔必须缩小范围,将茶汤压迫经过喉咙,吞下了肚子。在口腔缩小过程时,舌头底下的茶汤会被压迫而出,并产生泡泡的感觉,这样的现象也叫“鸣泉”。

黄茶的功能

1、黄茶有可溶糖、维生素、茶多酚等物质,可以提防食道癌。

2、黄茶的叶子含有自然物质较高,对杀菌,消炎,防癌有结果。

3、黄茶是沤茶,会发生消化酶,对脾胃有辅佐,有利于消化。

4、黄茶的茶根的操作可以用来推拿无名指的枢纽处,这样会使微量元素投入穴位会增进脂肪代谢。

黄茶冲泡要领

1、茶具

可以用玻璃杯茶具冲泡,这样可以调查沏茶的形态。

2、投茶量

按照茶具的容量放进四分之一的茶叶。

3、冲泡时刻和温度

冲泡水的温度在85度,第一次泡的时刻是30秒,第二次泡六十秒,第三次泡2分钟。

小懂听过最美、最形象的比喻就是:舌面生津,好像舞台上的一块干冰,乳白柔和的浓烟,缓缓冒起而散落充满了整座舞台。

什么茶叶是黄茶

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茶叶是黄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远安黄茶;黄小茶主要有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黄大茶主要有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黄茶干燥分两次进行。毛火采用低湿烘炒,足火采用高温烘炒。干燥温度先低后高,是形成黄茶香味的重要因素。

什么茶是黄茶叶

黄茶叶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黄茶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消食化滞等功效。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等人群都可以喝黄茶来保健身体,不过要注意每日用量不可过多。

黄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是通过加工过程中的“闷黄”工序形成的,特点是黄汤黄叶。由于闷黄工序,部分茶多酚因闷黄而氧化,所以没有绿茶那种刺激感,滋味醇和得多。黄茶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龙山黄茶的作用

1、对各类有害菌诱发的各类牙龈肿痛、牙痛、牙周炎、牙髓炎、牙龈炎具有快速灭菌、消肿止痛、杀菌健齿、滋润口腔等作用。

2、龙山黄茶产于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

3、夏半年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丰沛,气候温暖湿润。

4、冬半年受冬季风控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气候较寒冷。

5、在复杂的山体影响下,形成山地垂直地带和水平方向地域差异的多样性气候。

6、与省内同纬度地区相比,具有光热总量偏少,冬暖夏凉,光热基本同季;降水丰沛,时空分配不均;气候类型多样,立体特征明显;气象灾害多等特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1173-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