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正文

信阳毛尖明前茶味道怎么样

2022-02-10 09:05:51 暂无评论 知识问答

信阳毛尖茶味道如何

信阳毛尖是绿茶,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不同导致了整体口感的差异。信阳毛尖茶叶里的成分让茶叶有苦和涩的口感在茶汤里,当茶的清香覆盖了苦涩感的时候,是特级信阳毛尖的表现。

信阳毛尖初入口通常都有点苦,当然对好茶来说,这种苦一定要在品茶者承受范围之内,如果茶汤吞咽下去,苦味随即消失而感受到甘甜,通常认为这种带这种苦味的茶是好茶,如果苦味无法消失或吞咽下去后才感觉到苦味,通常认为不是好茶。春茶就是典型的“先苦后甜”的茶叶,夏茶则是“先苦后也苦”的茶叶。

信阳毛尖正确泡法

1、洁器

在泡信阳毛尖之前需先用开水浇烫茶具,起到高温消毒的作用,不仅能去除茶具的异味,还有助挥发茶香。

2、晾水

信阳毛尖多采用1芽1叶制成,茶质细嫩,因此冲泡信阳毛尖,水温不宜过高,以80度左右为宜。水温过高就会烫伤茶芽,从而导致维生素C类物质大量流失,滋味不够鲜美。

3、赏茶

信阳毛尖茶形细圆、紧直,白毫显盛,汤绿味浓,香气清高。冲泡信阳毛尖前,可以先细细观赏其独特的品质特征。

4、注水

冲泡信阳毛尖,一般采用中投法来冲泡,先倒入三分之一玻璃杯的开水,然后再置茶。

5、置茶

置茶又称香茗入宫,人们通常把一个个玻璃杯誉为晶莹透亮的水晶宫,每杯置茶量在3-5克左右。(具体可根据个人的口味来决定置茶量,但茶侃网建议大家不要饮用过浓的茶汤)

6、冲泡

冲泡信阳毛尖,讲究“高冲水,低斟茶”的原则。往玻璃杯中注水的时候,需高提水壶,让开水自高点下注,使信阳毛尖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让茶叶中的有机物质充分释放出来。

7、赏色

冲泡后的信阳毛尖,茶汤色泽嫩绿油润,叶底嫩匀、柔软,芽叶成朵,时而上浮,时而下沉,十分生动好看。

8、闻香

信阳毛尖头泡香高,二泡味浓,冲泡后,香气高爽、鲜嫩持久,有纯浓的板栗香。

9、品茶

品饮信阳毛尖茶,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细细品缀,入口味苦,旋而回甘,继之醇厚鲜爽。

信阳毛尖制作工艺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2、摊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
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
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
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
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4、熟锅

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
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

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抓东西的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心为宜。然后于锅心10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左右时,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5、初烘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
8)min轻轻翻动一次,经(20~2
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左右,即可下炕。

6、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复烘。

7、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
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
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8、毛茶整理

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9、再复烘

将茶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含水量6%以下。厚度宜(5~
6)cm,温度60℃左右,每烘摊茶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叶有热感即翻烘一次。经30min左右,待茶香显露,手捏成碎末即下烘。分级、分批摊放于大簸箕,适当摊凉后及时装进洁净专用的大茶桶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温、卫生的室内。

信阳毛尖什么时候采摘

1、早园茶一般3月中旬即可开采,信阳小山茶均在3月中下旬开采,主要品种为乌牛早、福鼎大白茶。

2、清明茶:清明节(阳历4月5号)前采制的茶叶。春天刚刚冒出的嫩芽采制而成。这期间的茶叶嫩,喝着有种淡淡的香。因为生长速度慢,几乎100%嫩芽头,是信阳毛尖级别最高级别的茶。最大特征是芽头细小多豪汤色明亮。

3、谷雨茶:谷雨(阳历4月20号)前采制的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茶叶的生长正在含苞怒放,一芽一叶正式形成。泡好’条形‘虽然仅次于明前级,但是味道稍微加重了。这种茶结合了对信阳毛尖外形的档次感、还它的口感为一体。主要适合稍高档消费的人群。

4、春尾茶:春天末期(阳历6月份)前采制的茶。经常说雨前茶就是这个时期的茶。和明前茶、谷雨茶相比,但是耐泡好喝,价位相对比较便宜。

5、夏茶:夏天采制的茶。叶子泡出来比较大、宽。茶水比较浓,味道微苦,耐泡。

6、白露茶:茶叶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

注意:

等级次的信阳毛尖,香味慢慢减少,苦味开始出现。没有苦和涩、只有板栗香的是特级茶,有清香有苦不涩的是春茶,而涩的信阳毛尖一定是夏茶或陈茶。

信阳毛尖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

1、采制时间不同,信阳毛尖明前茶为清明节采摘、制成的茶叶,二雨前茶是清明节之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2、信阳毛尖明前茶细嫩程度、含芽率高,滋味鲜爽,回味甘甜,而雨前茶耐泡度佳,滋味醇厚。3、明前茶产量低,而雨前茶由于气候适宜,产量较高。

信阳毛尖产地哪里

1、产地是信阳狮河区。

2、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3、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

信阳毛尖怎么样

信阳毛尖和所有绿茶一样,一芽一叶,尖直圆紧,味道清香、汤色清澈。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11135-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