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是不发酵茶,其加工工艺较多保留了鲜叶中的天然物质,清汤绿叶、收敛性强,有抗衰、防癌、杀菌、消炎等功效。绿茶也是六大茶类中的基本茶,它有下几个关键词:
生产历史最长——公元780年,陆羽写成《茶经》,自茶经诞生以前至明朝中期,绿茶是仅有的茶类,其加工工艺经过不断的演化,沿袭至今;
产量最大——我国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产茶大国,200多万吨茶年产量中,绿茶的产量占70%;
品类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茶叶种类有六百余种,其中百分之80以上为绿茶;
产地最广——在我们四大产茶区中,均有绿茶的分布;
普及度最高——因绿茶产量大,产地广,是市面上最容易见到的茶叶种类,饮用广泛,其普及程度远高于其他五大茶类……
绿茶种类繁多,按照加工方式的不同,绿茶细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今天我们分两步——从制茶史的演变、加工方式的差异解析绿茶制茶史。
制茶史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至初唐——晒青饼
唐朝以前,茶叶的加工方式比较简单,采摘下来的鲜叶直接晒干或烘干,这是晒青工艺的萌芽。因古代交通不便,散茶不利于运输,茶叶吸水性强,散茶不利于储存。因此,古人将茶叶和以米糕,压制成饼,称为晒青饼。
从唐朝到宋朝——从茶饼到龙凤团茶
晒青饼加工方式粗放,有极强的青草味,经过反复实践,唐朝时,发明了蒸青制茶。将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串烘干。
蒸青饼虽去除了青草气,但滋味苦涩,于是古人又加以洗涤茶叶的工序,将蒸后的茶叶先用冷水快冲,再压榨去汁,制成茶饼,降低茶的苦涩味,这便是宋时的龙凤团茶制作工艺——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
从宋朝晚期到明朝初年——蒸青散茶
龙凤团茶的制茶过程中,茶叶蒸青后,以冷水快冲,冷却茶叶温度,保持了茶叶的鲜绿。但压榨去汁的做法,夺走了茶真味,这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为了改善蒸青茶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茶叶加工逐渐采取茶叶蒸青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于是诞生了蒸青散茶。从宋朝到元朝,蒸青团茶和散茶并存。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书,废团改散,团茶推出历史舞台,蒸青散茶在明朝初年大为流行。
明代——从蒸青到炒青
蒸汽杀青的绿茶虽保留了茶叶的香气,但存在香气不够浓郁的缺点。明代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香气的炒青技术。从明至清,炒青技术不断完善,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非常相似。
绿茶的种类
绿茶按照杀青及干燥方式的不同,分为四大类:
绿茶种类
杀青及干燥方式
代表名茶
炒青
以炒制杀青并同不干燥
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
烘青
炒过之后再以烘焙方式干燥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
蒸青
高温蒸汽杀青
恩施玉露、仙人掌茶
晒青
炒过之后日晒干燥
晒青毛茶

绿茶为什么叫绿茶
因为其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百分之85以上,叶绿素保留百分之50左右,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所以叫做绿茶。
简介: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常饮绿茶能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云南、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绿茶有哪些,绿茶的种类
绿茶有英山云雾茶、西湖龙井、峨眉雪芽、湄潭翠芽、兰馨雀舌、惠明茶、洞庭碧螺春、中岳仙茶、剑叶、马边云雾茶、日照绿茶、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等等。
碧螺春产地: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
峨眉山茶产地:处于成都平原西南的峨眉山,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中岳仙茶产地:中岳仙茶采之郑州地区嵩山山脉野生酸枣树;
松峰绿茶产地:松峰绿茶产于湖北赤壁(原蒲圻)羊楼洞镇松峰山;
西湖龙井产地:西湖龙井属于炒青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
喝绿茶之前要洗绿茶吗
绿茶并不需要洗茶这道工序。有些人可能担心茶叶上的农药残留,想通过洗茶除去农残。其实,茶叶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都是水不溶性农药,泡茶的茶汤并不会有农药残留,从避免农药残留角度讲,洗茶没有必要。
因为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茶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C等有益物质在几十秒钟就会溶出50%以上,洗茶会损失部分精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04664-0.html
- 上一篇: 红茶和黑茶哪个减肥效果好?具备哪些功效?
- 下一篇: 如何冲泡古树普洱之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