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保存条件
茶叶的保存需要注意的要点是:
温度。温度越高,茶叶品质变化越快。平均每升高10℃,茶叶的色泽褐变速度将增加3~5倍。如果把茶叶贮存在0℃以下的地方,较能抑制茶叶的陈化和品质的损失。
水分。茶叶的水分含量在3%左右时,茶叶成分与水分子呈单层分子关系。因此,可以较有效地把脂质与空气中的氧分子隔离开来,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当茶叶的水分含量超5%时,水分就会转变成溶剂,引起激烈的化学变化,加速茶叶的变质。
氧气。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维生素C的氧化以及茶黄素、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这些氧化作用会产生陈味物质,严重破坏茶叶的品质。
光线。光线的照射加速了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对贮存茶叶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光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氧化,特别是叶绿素易受光的照射。
黄山毛峰、猴魁、六安瓜片等的保存
1.有条件的可将装入铁罐内的茶叶用抽气机抽去罐内空气,再焊好封口,如此可贮藏茶叶二三年,如条件不够,可用热水瓶胆贮藏,因为水瓶胆与外界空气隔绝,茶叶装入胆内,加塞盖严后,以白蜡封口,外包胶布,简单易行,易于家庭保管。
2.普通的瓶、罐等保管茶叶,用设有内外双层盖或以口小腹大的陶罐为好,可以减少容器内的空气接触,容器盖要与容器身结合严密,以防止湿气进入。
3.茶叶的包装材料要求无异味,盛茶容器和使用方法上要尽可能密闭,有良好的防潮性能,减少与空气接触,要求存放在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地方。
4.利用冷藏室或电冰箱贮藏,贮藏时注意将茶叶密封后再放入。
5.用生石灰或高级干燥剂,如硅胶吸收茶叶中的水分,保藏效果较好。
6.利用罐内空气稀薄及密封后罐内茶叶与外界隔绝原理,将茶叶烘干到含水量在2%左右趁热立即装入罐内,然后再密封,在常温下也可贮藏一二年。
以上就是对黄山毛峰、猴魁和六安瓜片等的保存方法的介绍了,茶叶都是很“娇气”的茶叶,特别容易吸收异味、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也不能暴晒,所以保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黄山毛峰怎样保存
首先将毛峰茶叶装入塑料袋中,然后尽量挤掉塑料袋中的气体,并用胶带将塑料袋固定好。然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进行保存即可,并且保存的温度必须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制作而成。
黄山毛峰茶叶特点和保存方法介绍
1、黄山毛峰外形微卷,形状如同雀舌,银毫显露,色泽是黄绿油润的,带有金黄色的鱼叶,其中色似象牙,鱼叶金黄的特征是黄山毛峰和其它毛峰的区别特征。新制作的茶叶满披白毫的,芽尖的锋芒显露。黄山毛峰在冲泡以后,汤色清澈带微黄,味道鲜浓,有甘甜,醇厚的味道,叶底嫩黄。
2、保存方法:
(1)应干燥储存
绿茶茶叶是一种疏松多孔的亲水物质,因此具有很强的吸湿还潮性。存放绿茶时,相对湿度在60%较为适宜,超过70%就会因吸潮而发生霉斑,进而酸化变质。
(2)应低温储存
绿茶茶叶最佳保存温度为0-5℃。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芳香性物质则会被分解破坏,使质量、香气、滋味都有所降低。
(3)应阴凉储存
阳光会促进绿茶茶叶色素及酯类物质的氧化,能将叶绿素分解成为脱镁叶绿素。绿茶茶叶贮存在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袋中,受日光照射后,其内在物质会起化学反应,使绿茶茶叶品质变坏。
(4)应密封储存
绿茶茶叶中的叶绿素、醛类、酯类、维生素C等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氧化后的绿茶茶叶会使绿茶茶叶汤色变红、变深,使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5)应单独储存
绿茶茶叶中含有高分子棕榈酶和萜稀类化合物。这类物质生性活波极不稳定,能够广吸异味。因此,茶叶与有异味的物品混放贮存时,就会吸收异味而且无法去除。
黄山毛峰怎么冲泡
冲泡黄山毛峰,水温应在80℃左右为宜,可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白瓷盖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否则即使是上等的黄山毛峰也泡不出理想的茶味来。
1、茶水比例,茶的浓淡要合适,才能品尝到茶的色和香,这个需要自己把握,一般宜淡不宜浓,建议茶与水的重量比为1:50即可,一般投茶量为3g,需要150ml的水。
2、不同的茶要求用不同的水温,一般说来,沸水冲泡可以较好地使茶叶中的成份加速浸出。但黄山毛峰嫩度很高,用80℃-85℃的开水冲泡,即可使茶水绿翠明亮香气纯正且滋味甘醇(注意:黄山毛峰不用洗茶)
3、将黄山毛峰投入杯中,先倒入盖住茶叶的1/3杯水,轻微摇晃杯身,完成后,再次注入水,七分满即可,2分钟即可饮用。
杯中茶水剩1/3左右时,即可继续加入开水,这样可以适当维持浓度又可快速品饮,一般茶可饮用三泡,俗话说“头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赶快爬。”过了三道的茶就要更换茶叶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04422-0.html
- 上一篇: 路亚拟饵常见的操作手法
- 下一篇: 盛夏应该如何使用蟹肉垂钓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