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正文

蒙顶甘露和黄芽是什么茶类

2022-04-05 05:42:33 暂无评论 知识问答

蒙顶甘露属于什么茶类

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鲜叶采回后,经过摊放,然后杀青。

杀青锅温为140~160℃,投叶量0.4公斤左右,炒到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匀称,茶香显露,含水量减至60%左右时出锅。为使茶叶初步卷紧成条,给“做形”工序创造条件,杀青后需经过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

“做形”工序是决定外形品质特征的重要环节,其操作法是将三揉叶投入锅中,用双手将锅中茶叶抓起,五指分开,两手心相对,将茶握住团揉4~5转,撒入锅中,如此反复数次,待茶叶含水量减至15~20%时,略升锅温,双手加速团揉,直到满显白毫,再经过初烘、匀小堆和复烘达到足干,匀拼大堆后,入库收藏。

蒙顶山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

所以蒙顶甘露属于绿茶。

黄芽属于什么茶类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是:鲜叶采摘→杀青(做形)→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

蒙顶黄芽制造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杀青:用口径50厘米左右的平锅,锅壁表面平滑光洁,采用电热或干柴供热。当锅温升到100℃左右,均匀地涂上少量白蜡。待锅温达130℃时,蜡烟散失后即可开始开杀青。每锅投入嫩芽120-150克,历时4-5分钟,当叶色转暗,茶香显露,芽叶含水率减少到55-60%,即可出锅。

初包:包黄是形成蒙顶黄芽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将杀青叶迅速用草纸包好,使初包叶温保持在55℃左右,放置60-80分钟,中间开包翻拌一次,促使黄变均匀。待叶温下降到35℃左右,叶色呈微黄绿时,进行复锅二炒。

复炒:锅温70-80℃,炒时要理直、压扁芽叶,含水率下降到45%左右,即可出锅。出锅叶温50-55℃,有利于复包变黄。

复包:得炒以后,为使叶色进一步黄变,形成黄色黄汤,可按初包方法,将50℃的的得炒叶进行包置,经50-60分钟,叶色变为黄绿色,即可复锅三炒。

三炒:操作方法与复炒相同,锅温70℃左右,炒到茶条基本定型,含水率30-35%时即可。

堆积摊放:目的是促时叶内水分均匀分布和多酚类化合物自动氧化,达到黄叶黄汤的要求。将三炒叶趁热撒在细篾簸箕上,摊放厚度5-7厘米,盖上草纸保温,堆积24-36小时,即可四炒。

四炒:锅温60-70℃,以整理外形,散发水分和闷气,增进香味。起锅后如发现黄变程度不足,可继续堆积,直到色变适度,即可烘焙。

烘焙:烘顶温度保持40-50℃,慢烘细焙,以促进色香味的形成。烘至含水率5%左右,下烘摊放,包装入库。

所以可以明确霍山黄芽和蒙顶黄芽是属于黄茶的。

综上,蒙顶甘露属于绿茶,黄芽中的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属于黄茶。

蒙顶甘露属于什么茶类

蒙顶甘露是一种绿茶,产于四川省蒙顶山,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该茶形状纤细,茶汤清碧微黄又清澈,茶香缱绻馥郁,茶味甘甜浓郁。

绿茶(Green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

蒙顶甘露是什么香味

蒙顶甘露香气馥郁芬芳鲜嫩,高爽,其外形美观,浅绿油润,,味醇甘鲜,茶形状纤细,叶整芽泉,叶嫩芽壮,色泽嫩绿油润。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

蒙顶甘露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紧卷多毫,颜色嫩绿润亮,香气馥郁浓醇,芬芳醉人。

经冲泡后,舒展开来,叶底秀丽匀整,如雨后春笋般立于杯中,茶汤也渐渐变成黄绿色,且清澈明亮,入口有香馨高爽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蒙顶甘露的品质特点

蒙顶甘露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紧卷多毫,颜色嫩绿润亮,香气馥郁浓醇,银毫满披;冲泡后叶底秀丽匀整,如雨后春笋般立于杯中,茶汤呈现黄绿色,且清澈明亮,入口有香馨高爽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蒙顶茶因产于蒙山之顶而得名,而且蒙山良好的自然环境也成为其优质品质的保证。蒙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山脉之中,东与峨眉山引相邻,南与大相岭相望,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还有青衣江从其山脚环绕而过。

每年春分时节,当茶园中只有5%左右的茶芽萌发时,蒙顶甘露的采摘工作就开始了,采摘标准是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蒙顶甘露的加工工艺分为高温杀青、三炒三揉、解块整形、精细烘焙等工序,其中解块整形是决定成茶外形品质的关键。

将鲜叶采回后,先要经过摊放和杀青,再进行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以使茶叶初步卷紧成条,同时也为“做形”工序创造条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04126-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