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问答> 正文

钓鲫鱼调漂方法选用哪种

2022-04-17 04:51:10 暂无评论 知识问答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众所周知,浮漂(包括漂尾)具有一定的体积,排开水能够产生浮力。浮力的大小和方向,遵从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只有正确认识浮力,才能够创造正确的调漂理论,才能够制定正确的调漂方法。本文谈谈我对漂尾部分的静态浮力和动态浮力的一些认识,结合谈谈调漂的一些道理和基本方法。

钓鲫鱼调漂方法选用哪种

  一#,漂尾的静态浮力

  浮漂浸在水里都会受到水的静态浮力。这里讨论的专门指调目和钓目之间那段漂尾在静止状态时的浮力。

  在确定空钩调目时,只有调目,没有钓目。调目以上的漂尾没有浸在水里,也就没有我们所指的漂尾静态浮力。挂饵之后,漂尾下沉。调目和钓目之间的一段漂尾就浸在了水里,就排开了一定体积的水,也就产生了我们所讨论的这部分漂尾的静态浮力。

  这段漂尾的静态浮力有多大?它等于调目和钓目之间的漂尾所排开水的重力。漂尾越粗、调目减钓目差值越大,这个静态浮力就越大。当然如果钓目大于调目,这个差值就成了负数,也就没有了这个静态浮力。

  漂尾静态浮力有什么作用?漂尾静态浮力的产生是由于钩上挂了饵团。可见,漂尾静态浮力与饵料的重力有关。如果钓饵完全悬浮,钓饵的重力就等于漂尾的静态浮力。如果钓饵部分悬浮部分触底,悬浮部分钓饵的重力就等于漂尾的静态浮力;触底部分钓饵的重力等于地面对钓饵向上的支持力。换句话说,钓饵重力等于漂尾静态浮力与地面支持力绝对值之和。漂尾静态浮力究竟有什么作用,简言之,漂尾静态浮力能够把饵料全部或者部分悬浮起来。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漂尾静态浮力调整或者说控制钓饵在水里的状态。遇到淤泥底,为了不让钓饵陷入淤泥,为了鱼儿看得见钓饵,就应该把漂尾静态浮力调大,使钓饵既触底又最大限度悬浮起来。遇到生口鱼,或者其他原因,需要钓组灵敏一些,就增大漂尾静态浮力,使钓饵悬浮多触底少。遇到猾鱼,或者其他原因,需要钓组迟钝一些,那就把漂尾静态浮力调小一些,使钓饵触底多而悬浮少。当调目减钓目成为负值的时候,在调目的基础上,不但没有增加静态浮力,实际上还减少了调目时浮漂的静态浮力,不但没有把钓饵悬浮起来,而且鱼钩的重力也受到地面的支持。例如,调4钓
6,钩饵可能已经完全卧底,是一种十分迟钝的状态。

  调漂调的是什么?说白了,调漂就是调的漂尾的静态浮力。就是调的调目和钓目之间的差距。调目减钓目的差值大一些,也就是漂尾的静态浮力大一些,则饵料悬浮得多一些触底少一些。饵料的状态、钓组的灵敏迟钝,主要决定于漂尾的静态浮力、决定于调目减钓目的差值。看调目钓目之间的差距时,还要注意漂尾的粗细是否均匀:有的漂尾粗细均匀,有的却是下粗上细。下粗上细的漂尾,同样的差距可能静态浮力是略有差别的(因为排开水的体积有点差别)。例如同一支浮漂调6钓3比较调5钓2静态浮力稍微大一点。

钓鲫鱼调漂方法选用哪种

  调目高灵敏还是调目低灵敏?钓目高灵敏还是钓目低灵敏?产生疑问的根本原因,就是把调目和钓目割裂了。要想比较、判断钓组的灵敏与迟钝,不应该孤立地去看调目的高低或者钓目的高低,而必须把调目和钓目联系起来、结合起来。同一个钓组,调目和钓目的差距大就比较灵敏,反之则比较迟钝。例如,同一个钓组,调目4比较调目6谁更灵敏?那是说不清的。还必须知道钓目是多少。钓目都是
2,则调6钓2比较调4钓2灵敏;前者钓目是1后者钓目是
4,则调4钓1比较调6钓4灵敏。总之,调目减钓目的差值比较大,漂尾静态浮力就比较大,钓饵悬浮就比较多,钓组就比较灵敏。

  脱离钓目而孤立地谈调目高低的灵钝是脱离钓鱼实际的。只有调目而没有钓目是不能够钓鱼的。钓组的灵钝应该结合整个钓组来研究,而不应该只研究某一个单独的元素。

  二,漂尾的动态浮力

  没有静态浮力的漂尾(钓目以上部分),在鱼吞钩向下运动时,由于全部或者部分浸入了水里,排开了水的体积,所以要新产生一定的向上的浮力。这个新增加的浮力,因为是在动态时产生的,我们不妨叫做漂尾的动态浮力。动态浮力也值得重视、值得讨论,因为,它与钓鱼也有一些关系。

  动态浮力有多大?新增加的动态浮力,产生的前提,一个是在静止时没有浮力的漂尾(钓目以上的漂尾),一个是动态,二者缺一不可。钓目以上的漂尾提供了动态浮力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全部条件。要产生动态,就必须看鱼就饵的向下拉力。不同的鱼情,这个拉力值是不同的。轻轻一拉,漂尾下沉很小的距离;重重一拉,漂尾下沉比较大的距离甚至可以使漂尾完全沉没。漂尾下沉距离小,排开水的体积少,动态浮力就小;漂尾下沉距离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动态浮力就大。动态浮力既不等于露出水面漂尾可能产生的最大浮力,也不与之成比例。并不是露出水面的漂尾越多产生的动态浮力就一定越大。动态浮力是钓鱼人很难预计很难确定更不能调整的一个变量。

  动态浮力有什么作用?动态浮力与鱼儿就饵的向下拉力方向相反,对于钓鱼有功有过,有利有害。动态浮力对于鱼的向下拉力来说,是一种反拉力,增加了浮漂下行的阻力,增加了鱼的吞饵障碍。漂尾粗细均匀的浮漂,调6钓4与调3钓
1,从静态浮力看,钓组的钩饵状态是一样的,灵钝状态基本相同。但是,如果鱼就饵向下拉力比较大(大于1目,例如3目),可能调6钓4表现比较迟钝一些,原因就是它产生的动态浮力比较大一些,浮漂下行阻力大一些。

  因为鱼的拉力值是未知的,我们不能够准确预计或者精确调整动态浮力,但是,可以在漂尾上做一些选择,以增大或者减小动态浮力,适我所需。

钓鲫鱼调漂方法选用哪种

  手竿钓鲢鱼,选择粗尾大漂,除了要使大饵悬浮之外,也是希望在漂尾下沉时尽可能增大动态浮力,增大反拉力,有利挂鱼。海竿浮钓鲢鱼,选择比较大的球形浮漂是很有道理的。比较大的浮漂,露出水面的漂体(不仅仅是漂尾)多,鲢鱼挂钩以后下拉,浮漂全部沉没水里,新增加的动态浮力大,也就是反拉力大。就是靠这个反拉力,鱼钩刺得深挂得牢。如果浮漂比较小而且仅仅露出一些漂尾,那么,只能够产生很小的动态浮力、产生很小的反拉力,鱼钩就刺不深、挂不牢,容易跑鱼。当然,浮漂也不应该太大,太大的浮漂飞行阻力大,不利于抛投。手竿钓鲫鱼,如果小杂鱼多或者其他原因而信号杂乱,为了屏蔽一些杂乱信号,可以选择漂尾比较粗的浮漂(包括软尾漂),因为,漂尾比较粗,下沉同样的距离,产生的动态浮力比较大、反拉力比较大,表现比较迟钝一些。如果希望看到更加明显的下?信号,或者希望减小鱼的吞饵障碍,可以选择比较细的漂尾,漂尾下沉相同的距离产生的动态浮力比较小、反拉力比较小;或者鱼用相同的拉力,漂尾下沉的幅度比较大。

  总之,调目以上部分的漂尾,在没有钓目的时候是没有静态浮力的。有了钓目以后,调目和钓目之间的那段漂尾浸入水里就有了静态浮力。调漂就是调整调目减钓目的差值从而调整钓组的灵敏迟钝状态。钓目以上部分漂尾也就是通常露出水面的漂尾,在静止时没有静态浮力;在动态时,能够产生新增加的动态浮力。但是,应该注意,动态浮力随鱼的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并非与露出水面的漂尾的长度成比例。认识漂尾静态浮力有利于调漂;认识动态浮力,主要是有利于根据鱼情选择合适的浮漂。

蚯蚓钓鲫鱼怎样调漂

1、根据鲫鱼的开口调漂:在深秋、初春或者是冬天的时候,鱼的活性差,鱼的食欲都不是很好,吃食不猛,这时需要把蚯蚓剪成小段挂在钩上,方便鱼吃食,吸入口中。因此这时在调漂的话要适当的调灵,这样方便观察鱼情。

然而在晚春、夏季和初秋的时候,鱼比较活跃、食欲比较强,可以挂一整条蚯蚓,但不需要挂满钩,只需要直接把蚯蚓的头部贯穿即可。这样的话就是需要适当的调钝了。

2、未挂蚯蚓调漂:首先调整好铅皮,空钩,浮漂是平水状态,两支钩悬浮在水里,虽然水的涨力、浮力都不太一样,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然后就是空钩扔到水中,做到目数在4目即可。

3、挂蚯蚓后调漂:在挂上蚯蚓之后要对目数做出重新的调整,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在2目的位置,若是偏差比较大的话,这是就需要进行重新的调整,从原来的空钩进行,一步一步的来。

4、对目数的调整:在饵料是蚯蚓的情况下,由于蚯蚓的重量比较轻,没办法将浮漂直接拉下水几目,所以在用蚯蚓钓鲫鱼的时候,一般调平水2目,目数比较低的时候说明浮漂比较灵敏,反之则说明比较钝,这时再调整的话就得考虑鱼的大小了,大鲫鱼用钝,小鲫鱼用灵。

水库钓鲫鱼调漂的正确方法与技巧,水库钓鲫鱼调漂的正确方法与技巧介绍

1、在水库钓鲫鱼的选漂上,底钓时最好选用细长硬尾的浮漂。因为这种细长示标,本身可发生的浮力小,这样对饵重的反响活络。简单感知钩饵在水底状况。其二能够在水深相差一寸上下时,有一定兼容性,且对钓组状况影响不会太大。

2、浮漂调好后,不要急于垂钓,最好是挂稍重一点的饵,有意识的在你所选取的钓点上前后左右多抛几竿。一方面能够做窝诱鱼,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经过打竿,摸清钓点水底的基本情况。找到最适合的停钩的方位。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就算水底十分不平,但总能找到一块相对平整的当地,哪怕是很小。

3、一但钓点选定好了,那么水深也就相对稳定了。这时我们再依据鱼情来精密调漂。或是调钝,或是调灵就方便多了。但不管你怎么调漂,都要对钩饵在水中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春季野钓鲫鱼怎样调漂,春季钓鲫鱼调漂技巧

一、漂尾的说明

1、极细尾。此漂尾极细,直径约在0.2-0.5毫米。特点灵敏极高,可以放大鲫鱼吃口的信号,非常有利于抓口,用于钓点距近岸处2M以内近处2-3M深水区,用此漂可最清晰看见漂像细微的变化;缺点是钓点距岸4M左右较远时,钓者易看不清漂像,特别是老者和近视眼钓者,易感觉眼花、胀、疼痛。

2、细尾漂。此漂尾细,直径约在0.6-1毫米。特点和缺点跟极细尾一样,不在累述。

3、粗尾漂。此漂尾较粗,直径约在1.5-2毫米。主要用于钓点距近岸处4M以外的2-3M深水区。此类漂吃铅较大,且因漂尾粗,清晰度高,较易看清远处的漂,适合用于远处作钓,缺点是灵敏不比细尾漂高,有些小吃口不易看出,影响扬竿时机。

二、调漂的技巧

1、钓漂目数确定。针对冬季鲫鱼吃口轻,动作幅度不大。为了便于鲫鱼吃钩,需双钩兜底,最好呈一钩触底,一钩躺底的状态。为此钓目以钝为佳,调目以低于钓目0-1目为好,即调2钓2-2.5、3目或调3钓3-3.5/4目,最好钓目不要超过3目,因为露目越多,浮力越大,鲫鱼吃口的阻力越大,不变吃食,也不利于观漂。说明的是,这里说的调目是半水带饵调漂后的调目,也就是说包含了钩重和饵重。针对三种漂尾的不同,调法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空钩后呈的目数不一样,灵敏度略不一样。

2、调漂的手法。步骤1:带饵调漂,说明的是拉饵不可能每次拉出都一般大、一样重,确定在每次拉出的饵料基本上是一样的大小的情况下,压水后的目数是预计的目数上差不到-0.5至2目就行了,就是说有时带饵调漂后漂呈1目、2目或平水状态,多拉几次,尽量地拉出一般大小的饵,抛入水中,确定需要的目数,不需要太精确,心中有数就行了。然后空钩带漂入水,看看目数是多少,进一步确定钩重和饵重,心中更加明确水底双钩的状态。

3、调漂终极目标。调好漂的最终目标是找鱼层,好中鱼,中快鱼。在作钓过程中,如果一直是上钩中鱼,且中鱼的钩不在正口,是嘴旁边或者在下嘴唇,说明调漂有点钝了,把漂往下撸几目。如果是下钩一直中鱼,且中鱼的钩一直正口或者挂着上嘴皮,说明有点调灵了,把漂往上推几目。上钩中鱼,下钩也中鱼,且概率差不多,说明找到底了,找到口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03057-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