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茶叶知识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很多茶友来信息问我们茶洗与茶盂区别图片,怎样使用茶盂和茶洗等相关的内容,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来详细介绍下,原创内容如下:
功夫茶离不开茶具,所用茶具至少需要十种,包括茶盂、茶洗、茶船和茶盘,此外还有盖碗、茶海(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壶、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垫、茶巾等等。其中,孟臣冲罐(小紫砂陶壶)、若深瓯(小薄瓷杯)、玉书畏(烧水陶壶)、潮汕烘炉这四件宝是工夫茶的必备。一套精致的功夫茶具,用来品饮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是珠联璧合。但有些人分不清茶洗与茶盂之间有什么区别,这里详细介绍一下。
茶盂:贮放废水、茶渣
盂者,盛放废弃液体的器皿也,如痰盂。茶盂又叫“水盂”“废水盂”,有瓷器、陶器等质地,作用相当于废水桶,用来承接冲泡完茶叶后的废水、茶渣。有废水桶时就不需要茶盂了,两者功能重复,没有废水桶时则可以用茶盂来代替。
茶洗:浸茶杯、浸冲罐、盛洗杯
提示:以上内容来自本站整理加原创,今天重点为大家推荐的本文话题是:生普洱茶用什么泥料的紫砂壶,最合适生普的紫砂泥料,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介绍。
茶洗顾名思义,就洗茶的工具,其形状如大碗。茶洗是喝工夫茶的必备茶具,共有一正二副三个。正洗,用来浸茶杯。一个副洗用来浸冲罐,也就是茶壶。茶壶在潮汕人的土语叫“冲罐”或“苏罐”,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另一个副洗,则用来盛放洗茶杯的水、已泡过的茶叶。茶洗,常被人混淆成“茶船”。
茶船:承茶杯,防烫手
茶船也叫“茶托(子)”“茶拓子”,亦被称为“茶舟”“盏托”,形状有盘形、碗形两种。其作用有三,一是用来盛放茶杯、茶壶,防止饮茶时被烫;二是供热水淋壶、烫杯之用;三是用于养壶。茶船和茶盘,许多人也较难分辨清楚。
茶盘:放置茶器
茶盘就是置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等泡茶所需器具的工具,有单层和夹层之分。夹层茶盘又分抽屉式和嵌入式,可以直接用来盛放废水,起到类似茶盂、废水桶的作用。单层茶盘则需要连接一根塑料管,这样盘上的废水才能够排入废水桶内。泡茶最好不用塑料的茶盘,会有异味。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茶洗与茶盂区别图片,怎样使用茶盂和茶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将不断更新,喜欢我们记得收藏起来,顺便分享下。

茶洗怎么用
茶洗的用法是将茶叶热水冲泡后,倒掉水再次冲泡。茶洗是用来洗茶的工具。茶洗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工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茶洗,常被人误称为“茶船”,这是一种必须纠正的称谓。茶船是盖瓯底托的专称。据唐代李匡《资暇录》所载:“茶托子,始于建中(唐代宗年号)蜀相崔宁之女。”崔宁女喜喝茶,嫌茶盏烫手,便用个碟子装入融软的腊,按出盏脚的形状后,叫漆匠依照模型复制。崔宁很欣赏千金的杰作,特命名为“茶托”,后遂流行于世。因为它的形状像浮在水面上的小船,故又称“茶船”、“茶舟”。不过这则记载并不可靠。1975年,江西省吉安县等地已出土有南朝齐永明十一年(493)的青瓷托盏,可见早在南北朝时期,已有茶船“驶”入茶座。
哪些茶不用洗
绿茶可以不用洗,一般绿茶都比较细嫩,而且是用大杯浸泡的方法喝,浸润茶叶和激发茶香就显得不那么必要了。但是,红茶、白茶、乌龙茶等,都需要采用适当方法洗后再饮用。红茶发酵度高,茶叶出味出香快,所以洗茶不能用沸水,宜用60-70℃的温水洗。对白茶而言,嫩度高的如白毫银针,茶毫丰富,易阻隔水与茶叶的接触,用温水洗茶1次,有利于出味出香;较老的白茶发酵度轻,又紧压成饼,滋味不易出来,洗茶的水温可以高一点。以香气著称的乌龙茶,润茶1次可以激发茶香,让之后的香气层次更丰富。尤其是颗粒型乌龙茶,如铁观音、台湾乌龙茶,还能让茶叶更好地舒展开。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存放时间长,带有堆渥气、陈气等,需要洗去。
怎么洗普洱茶,如何清洗普洱茶
1、浸润洗茶法;浸润洗茶法就是在喝茶之前,先将适量茶叶放进杯中,然后倒入少许的开水,然后迅速将水倒掉。此方法既能温润了茶叶,使茶叶能够充分的发挥优良茶性品质,又起到洗净心态之功,可谓一举两得。
2、刮沫洗茶法;刮沫洗茶法就是在冲泡茶叶时,先将适量茶叶放进杯中,注水时采用悬壶高冲的手法,一次性将开水注满杯子,这时茶汤会有丰富的泡沫产生并漂浮在茶汤表面,然后只需把浮沫刮掉,就可以放心的继续冲泡饮用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02748-0.html
- 上一篇: 碧螺春适合什么时候喝
- 下一篇: 二级建造师考试最后考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