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鉴之前,往往最重要的是:不是什么情况您都可以对一款茶进行品鉴的。
品鉴之虚篇:
1.忘记这款茶的来历(包括谁给你的,石昆牧,张天福等也好,都不重要)
2.忘记所有这款茶的已知道的东西(包括卖茶的告诉你,这个是苦涩迅速和回甘,请在品茗之前,忽视这些你知道的与茶有关的一切)
3.恬淡虚无的心态(做到心中“无”茶,不去想所有的)
以上三点,是一般品鉴大师不愿意告诉你的,但是确实是最最重要的。
只要心中“执”茶,你后面的品鉴就全部化为一种形式。
如上三点,即是“无”茶之调神篇。神不调而不足以入茶,不足以入道。
品鉴之实篇:
前面虚篇之调节,在于心神合一#,实篇讲的也是茶道之大者,非流于花哨茶技等小道也。
茶禀天地草木之精华而生,欲得其真原之味,必先了解其背景,与茶共舞,知茶于微,遂开始构思泡法。
泡法只是法之工具,非固定而特定,信手拈来,无不能泡,无泡不能出其真味,方是茶客宗师之境界也。
泡茶之法,不外乎,时间,空间(温,水,器,地域特点等)
泡法得其真味,方是品鉴之正式开始:
品鉴要诀:
四分生津,三分香气,二分茶色,一点叶底。
生津回甘占四分:
茶汤入口即生津回甘者,佳。
茶汤入口无生津回甘者,不佳。
生津回甘持久度半天至一天者。上佳。
不到一小时者。微佳。
茶汤醇厚入口微苦涩而生津者。佳
茶汤寡薄入口苦涩重而生津者。不佳
香气占三分:
茶干之香幽而凝聚者,佳。
茶干之香刺激而扬者。不佳
茶干之无香者。不佳
茶汤之香气四溢,若兰似芬。佳。
茶汤之香扬而短,浓而不聚。不佳
茶汤之香弱而无,淡而缥缈。不佳
茶色占二分
茶汤之金黄明亮,清澈通透者。佳。
茶汤之暗沉浑浊,深浓而质弱者。不佳。
叶底占一分
叶底之油润,肥壮,均匀,柔韧者。佳
叶底之硬,脆,黑,薄,碎者。不佳
以上诸点相加,佳者得分者,为好茶。满分为十。简而不单。
品鉴茶道,一要悟性,何为悟性,佛之般若,定而有慧,对于茶气之有无,喉韵之深淡,如无悟性,终其一生,亦无法体验之。二要学问,经纬贯通,法于术数,学而问之,问而学之,对茶之细节,对比,非学而问之人能解也。
茶道沉浮,一星如月,淡而后定,虑则能得。
品鉴逍遥,与茶共醉,清苦雅涩,生生相伴。

普洱茶如何品鉴
品鉴普洱茶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1、茶叶类外形条索清晰、肥壮、整齐、紧结,无非茶杂物,色泽褐红或棕褐,油润有光泽;
2、茶饼类外形匀整端正,棱角整齐,模纹清晰,不起层掉面,松紧适度;
3、闻着有霉味或者其他异味,表面看上去模糊灰暗、有霉斑的普洱茶就是劣质茶叶;
4、闻着无杂味、霉味,似桂香、枣香、兰香 、樟香等令人愉快的香气即为优质普洱茶;
4、汤感滑顺甘甜即为优质普洱茶,滑顺是指茶叶鲜活稠滑,茶汤在嘴里有手摸丝绸的感觉,回甘是指茶汤入口以后回甜的感觉;
5、冲泡多次以后的茶叶色泽饱满一致,揉捻有韧性,叶片张开较为完整即为优质普洱茶。
普洱茶为什么叫普洱茶
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六茶山在当时的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普洱府思茅厅是当时茶叶贸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大部分集中到普洱府,经过加工后,运销国内外,因为茶叶在普洱府制作,然后进贡或销往各地,取名普洱茶。
普洱茶普洱茶饼怎么泡
在冲泡普洱茶饼的时候,需要先切茶,首先用刀子在普洱茶饼上取下一小块普洱茶。然后放入茶具中并用开水冲泡,当普洱茶化开后。把茶具中的水倒掉,然后再次倒入水进行冲泡即可饮用。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放大啦资源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ngdala.com/content-21-201887-0.html
- 上一篇: 高级经济师运输经济专业主要考什么
- 下一篇: 曾侯银剑的产地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