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基本原理》是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美)爱德华。
基本介绍
- 书名:学习之基本原理
- 作者:爱德华(美)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民国13[1924]
- 装帧:平装
- 出版地点:上海
- 载体形态:[10]
摘要
分教育之基本原理、学习与习惯养成、知识获得之方法、学习自修之指导等,共18章
目录
第一章导言-教育之基本原理
作者之目的与见地
习惯为因便的名辞
习惯非为机械
习惯束缚人但亦解放人
教育不製造有经久的结果则不得云教育
本书所论祗关于个人所得之结果
教育之重要与先天遗传之比较
习惯说之重要
习惯为宇宙的原则
习惯为社会科学
生物学上相仿之论调
习惯究为物理的现象
理想与标準
教育之三大原则
教育之方法
教育之最大需要
第二章神经学与教育之基础
本章之目的
习惯基本的性质与其重要
习惯原则範围之广大
教师之作业
萨来对于习惯之论调
发达与习惯
习惯说广大之性质
习惯为完美思想之基本
新习惯之养成
习惯与创作性
习惯与受型性
固定过甚之危险
教育无摧残受型性之危险
受型性有赖于多种之习惯
有各种的反应为人类特具的性质
各种习惯之强度
教育与创造
习惯与常态
第三章教育之基本作业
本章之目的
习惯为进步之基础
进步至高效率
进步与改变旧习惯
教育与好尚之培养
习惯说之基本性质与其含义之广大
习惯律俾教师作业有一定
习惯之结果为品性
习惯为科学的研究与计量之基础
一切教育皆归纳于习惯
习惯养成之心理的条件
教师作业複杂之性质
习惯原则亦适用于教育最高之结果
判断观念与习惯
教育之理想
理想与成功
理想为人生永久之动机
教育支配之原则
课程以活动为基础而活动之结果为习惯
所须养成之习惯之种类
普通化『的』习惯与普通化『之』习惯
教育为习惯以理想为趣向而以标準为支配
第四章学习与习惯养成
人生与习惯养成
习惯之需要
习惯之功效
习惯之势力
早先练习之重要
习惯养成之法则:
(1)学习正确
(2)正确为先速度次之
(3)坚决的开始
(4)继续不断的练习
(5)利用各个时机
(6)留意与决心
(7)清晰的计画
(8)嘹解价值之所在
(9)成功与操纵之感觉
(10)暗示
(11)宣示意志
(12)惩罚
(13)以自己之名誉为孤注
(14)透彻的练习
习惯养成之阻碍:
(1)轻心
(2)怠惰
(3)缺乏刺激物
(4)困难与複杂
(5)厌倦
(6)时间及他事之压迫
(7)徒有情感而无动作
(8)他种习惯之不成熟
破除习惯之方法:
(1)决不可使旧习惯活动
(2)除去足以引起旧习惯之境地
(3)替代法
(4)惩戒法
(5)新理想伴以强烈之情感
(6)新需要与责任
保持努力之精神
养成趋新之习惯
第五章知识获得之方法
知识之获得
用官感而获得知识:
观察的学习法
知觉之原:
(1)外界之对象
(2)意识之内容
(3)心理的习惯
(4)生理的情形
注意
透彻
有目的物之观察
统觉
周徧的观察
尝试学习法
模仿学习法
记录
以理解而获得知识
选择与组织
理解之要素
学生之问题
正确思之习惯之助力
观念之价值
年龄与学习之关係
桥斯脱定律
教材与年龄
他种论断
第六章思想之方法与其误穽
思想之普通倾向
固有之成见
神入
躁急的局部的观察与错误之结论
尝试学习法
模仿学习法
谨慎留意为先而速度次之
欲得普通印象之倾向
以偶合为因果
根据少数之事实而立判断
拟似之理解
推忆
语辞之倒转
无充分之预备而思有发明
以局部而肯定全部
以全部而肯定局部
不正确之前提
弃理智而诉于情感
因数不善之理论而抛弃结论
文字上之困难
学生之成就
第七章进步与改良
改良之普通性
习惯及近路之定律
程式与坚毅
机械的练习
实地套用与呆板记忆
确定之练习
较高习惯与较低习惯相和而发达
学习之次序
正确的学习
批评的态度
方法之改良
观察的学习之改良
满意与不满意
生理的情形
整个性之反应
低能儿之进步
第八章学习之停顿与改进之限度
人类果无学习之高原乎?
学习之曲线
各时期学习之进步
进步与个性差异
学生之类别:机会分班
学习高原之原因:
(1)学习者所具之性质
(2)不充分之练习
(3)学习之动作渐增繁複及紧要关头之时期
(4)时间与精力之用不得当
(5)进步之幻觉
原理之遵守
用全力以赴之
进步之限度
第九章学习的迁移:普通的改进
改进多特殊的
训练之迁移
淆乱此问题之分子
迁移之範围
迁移之性质
迁移之分子
迁移虽属可能而未必发生
迁移之条件
迁移之确实发生于学校中
致迁移之格言
迁移与学科之选择
努力学习之价值
第十章记忆与保留
近代对于记忆之观念
记忆之条件
显因,多因,绵延,近因与首因
多因
叠累之複习
首因与近因
学习次数之分配
学习与分时学习
短文複习之价值之实验
学习準备时期
疲劳
凝结时间
短时间学习之价值
暂时与永久之保留
临时学习
学习之速度
程式之学习
多次练习
第十一章记忆与保留(续前章)
材料之性质
纲目学习法
自下文而得之端绪
全部学习法与分段学习法
改良的全部学习法
学习单元之大小
单元之大小与指定课业之长度
学习之次序
默读与朗读
学生之态度
助记术
助记术之弊
语言中之习惯与逻辑
遗忘
记忆之久长与学习之种类
第十二章学习之诱因
能力之解放
教师之作业为激动与指导
诱因之工具
以重要之次序为分类
自私自利的本能
诱因之实例
机警之要求
团体精神:学生自身的问题
觉有用
愿为武士
学校工银薄据与所有权
以私有为荣之诱因
军队组织与休假日之报酬
兴趣之引起与发展
兴趣与暗示之势力
兴趣扩张之定律
联念与兴趣之发展
兴趣与态度
套用或价值之了解
需要之情
由研究特别问题而起之兴趣
兴趣与课程指定
利用手工的动作
利用表演之倾向
改变原有性质
动作与情感
集中兴趣于学生之动作
由活动而生之动机
由兴趣而至努力
第十三章注意与坚持力
由兴趣而努力
注意之需要
注意之种类或阶段:
第一注意
第一注意之条件
刺激之显着或强烈
刺激之变化
新奇
习熟
具体
明确与具体
第二或自主的注意
后得的第一注意
第二与后得的注意之条件
持久的注意之引起
剥夺特殊的权利之处理法
迎合常态的心向之处理法
由第二注意至后得的第一注意之历程
侵扰少则注意佳
良好的注意之障碍:疲劳的感觉与疲劳
情绪的与理智的分子
工具与技能之缺乏
暗示不良与尝试失败
自治与坚持力
学生自治藉助于学校新闻
参加活动
责任心之感觉与同情心之迎合
责任心之位置
内发之进步
注意之方向
由控制注意以控制动作
本性之利导
目的之价值
第十四章情感的习惯与道德的教育
习惯包含情感
对抗的倾向
永久性与情感之关係
动作与情感
情感依附于动作
联念
兴味之启发
造成永久的兴味
他种情绪的心向
模仿
道德的教育
道德训练中之意志
道德习惯之种类
学校中之道德教育
第十五章生理的与物质的情形
精神依附于身体
特殊缺陷
食物
均衡饮食
空气
温度
湿度
大气之情形与精神作业
秩序与效率
工作之变化
疲劳
疲劳与学校时间
睡眠
短睡
社性的活动与健康
第十六章学习自修之指导
辅导学习之结果
家庭自修的习惯之道德的价值
学生套用自修方法之失败
教师指导之无能
对于学生之指示
习惯
习惯养成包含自修
思想之型式
进步与改良
训练之迁移
记忆与永得
感情与兴味
注意与坚持力
身体上之境况
各种学习均应注意之条件
教师之责任
学生之自修与日课表
与学生为详细之讨论
自修之速度与方法
普通规律之例外为教师所必须了解
最后之结果
第十七章辅导自修与学校课程
辅导方法大纲
正式教师之功用
特别教师之功用
二法各有价值
学期内教导自修之特殊时间
由校长指定之特殊时间
每时间区分以一部分辅导自修
两重时间
自修谈话
课外自修时间
普通研究室中之指导
辅导学习中之主要分子
一个辅导学习之实验
学习之普通暗示
开始学习
学习与思考
使所得者永久保留
兴味态度与物质的情形
读书学习法
历史学习法
科学学习法
数学学习法
作文
手工与家事
结果
第十八章目的与方法之确定
确定之需要
社会的价值
拉丁之例
拉丁与职业
罗马文学
拉丁为心的训练
英文之问题
法国学校之一般
与英文相关之他种事实
增进英文程度之条件
特殊训练说与形式训练说之分别
史奈遯教授之引书
桑戴克教授之引书
实际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