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题名
基于企业层面的视角
外文题名
论文作者
江燕红着
导师
杜莹芬指导
学科专业
会计学
学位级别
博士论文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位授予时间
2008
关键字
上市公司 境外上市 融资 企业绩效
馆藏号
F279.24
馆藏目录
2009\F279.24\58
中文摘要
我国的境外上市活动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境外上市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但关于我国企业是否应该去境外上市仍然存在很大纷争,究其原因在于相对于境外上市实践,境外上市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显得比较滞后。鑒于此,本文以在香港联交所境外上市的企业为样本,从境外上市动因出发,对我国企业的境外上市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1、境外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并不显着优于仅在境内上市的企业,去香港等境外市场上市并没有给我国企业带来预期的公司治理改善效果。 2、在香港联交所主机板市场进行IPO能获得较高的融资额,但也需承担更为昂贵的发行...>> 详细
我国的境外上市活动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境外上市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但关于我国企业是否应该去境外上市仍然存在很大纷争,究其原因在于相对于境外上市实践,境外上市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显得比较滞后。鑒于此,本文以在香港联交所境外上市的企业为样本,从境外上市动因出发,对我国企业的境外上市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1、境外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并不显着优于仅在境内上市的企业,去香港等境外市场上市并没有给我国企业带来预期的公司治理改善效果。 2、在香港联交所主机板市场进行IPO能获得较高的融资额,但也需承担更为昂贵的发行费用。此外,相对于境内上市企业,境外上市企业并没有获得较多的再融资机会且再融资额度显着较低。 3、相对于仅在境内上市的企业,境外上市企业更为依赖国际市场,但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企业在境外上市前就有了相对较多的国际市场收入,而不是因为其具有境外上市背景。我国境外上市企业大多在上市前只在境内经营资产,境外上市前后的境外资产占比没有发生显着改变。我国企业在境外上市后也没有成为积极的跨境併购者。 4、境外上市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营运效率和发展能力显着降低,偿债风险虽然有所改善,但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在境外上市时融入了大量的权益资本。相对于境外上市前,境外上市后的企业综合绩效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考虑行业、最终控制人性质和规模因素后,境外上市企业和仅在境内上市企业之间的绩效表现不具有显着区别。 总之,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了IPO融资规模外,境外上市没有产生预期的公司治理效果、融资效果和国际化效果,也没有显着提升企业绩效。权衡境外上市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后,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充分发挥境外上市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催化作用;2、我国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合理的境外上市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