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通知发布于2014年2月26日。档案号:荔教研发〔2014〕3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大荔县教研室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补充工作要点
- 类型:通知
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全县教研工作将紧紧围绕县教育局“抓基本,打基础,强素质,提质量”工作思路,在上级教研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工作目标,以规範、落实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能力为工作重心,在务实、创新中不断最佳化教研活动方式和载体,不断提高教研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履行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职能,为县域教育的内涵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业务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加强学习,改进作风,提升教研团队工作效益
1、坚持周一例会学习制度。本学期,在例会学习的主题选择上,将力求做到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相统一,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在按照计画坚决完成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教育理论政策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业务学习内容要贴近教学教研工作实际,着眼于让教研员了解教育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学习、借鉴中拓宽视野,找準定位,积极探索、实践符合县域教育实际、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模式和载体,实现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教育实践活动。以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民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强化教研员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宗旨意识教育。本学期,将对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听课、评课和指导教研工作等提出规範要求,要求教研员每周听、评常态课不少于2节,促进教研员经常性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了解教学现状,围绕教学教研工作热点、难点问题,问计于教师,问需于教师,在广泛的走访与调研中不断改进教研方法与策略,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实施精细管理,促进教学常规全面落实
3、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对照“双高双普”和“千校达标”相关评估标準,督促学校开全课程,上足课时,抓实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指导学校因校制宜,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
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準(2011年版)》,结合教材变化和县域国小教育教学及师资实际,在广泛调研听取意见、多方论证调整修改的基础上,《大荔县国小各学科教学指导手册》已基本修订完成。本学期,将儘快编印下发《指导手册》并督促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领教师準确把握《指导手册》规定的内容与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切实做到“以标定教”和“以标定学”。
4、注重过程落实细节,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在广泛调研、听取意见基础上,制定《大荔县中国小教学常规基本要求》,从研读教材、设计教案、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阅、课外辅导、考试检测等各个环节规範教师教学行为,向落实常规、夯实基础要质量。引导教师从基础入手,突出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基本能力、基本习惯的培养,努力减少学生在检测中由于卷面不整洁、答题不规範、语言表述不科学而造成的非智力失分因素。定期开展教学常规督查活动,确保教学各项基本要求落到实处,向精细管理要质量。
5、精心组织期末检测,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考评方案。建立更为严密、科学的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实施方案和学生统测成绩核算评比平台,确保检测过程规範,检测结果公正,为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提供準确依据。坚持对检测结果进行认真统计、分析和研究,以质量分析的有效导向作用,促进学校细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师最佳化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各学段《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实施细则》,建立城区和乡村不同评价标準的质量目标管理体系,纵看基础起点,横比同一层面学校,纵横结合,科学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状况。
推进国小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依据《大荔县国小教学质量绿色评价方案(试行)》,精心选择不同层次、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髮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国小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
6、全力做好高考、中考备考研究及服务指导工作。一是强化高考预测研究,认真组织学习《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帮助学校準确把握深化课改后的高考要求及命题变化趋势;二是加强高三複课督查力度,落实教研员每周深入包联学校不少于3天制度,促进学校、师生把考练纠错、分类推进、培优补差等複课措施落到实处;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好三次模考工作,通过横向、纵向的质量分析,把握高三教学状况,指导学校、师生及时调整複课策略;四是组织召开好中考複课研讨会,通过交流反思,促进对中考趋势、导向及中考命题的研究;五是紧扣考纲,认真组织实施好三次初三模考的采题、组考及质量分析工作,全力为实现我县2014年高考、中考目标任务做好业务引领,营造良好氛围。
三、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提升教研工作质量
7、创新机制,推动实施学校共同体管理模式。针对我县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小校与大校,在教研活动开展的层次与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差距,确立大校本理念,按照“城区牵头、就近活动、资源共享、教学互助、捆绑考核、携手共进”原则,在全县範围内推动“联片协作”教研模式。将全县国小划分为五个片区,国中划分为四个片区,由城区学校牵头,开展组团送研、结对研修、成果交流、预约培训等活动,促进片区内学校互动交流和优势互补,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8、召开校本研修第一阶段总结表彰大会,启动“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研修”与“高效课堂教学规律研修”。结合研修主题,按照“学校初赛,片区联评,县级决赛”工作思路,以评选“我最成功的一堂课”为载体,分学段、分学科开展中国小、幼稚园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并评选学科教学能手;以评选“我最得意的一节教学设计”为载体,开展中国小、幼稚园教师优秀教案展评活动;在国中、高中学段举办以“从中(高)考试题的变化看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改革”为主题的徵文及论坛交流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引领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执行课程标準,落实教学常规,最佳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围绕校本研修第二阶段“高效课堂教学规律研修”,积极构建有效课堂。积极引导、鼓励各学校结合校情,立足常态课堂,组织学科骨干教师通过推门听课、评课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临床会诊”,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将此共性问题确立为学校的校本课题,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形成“人人有课题”的研修局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在交流、研讨中不断提升。
按照“重点推进,示範引领”原则,县教研室将在高中、国中、国小三个学段分别选择2至3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学校进行试点。按照“发现问题、确立课题、研究实践、改进提高”的基本研修思路,以解决常态课堂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导向,力求对课堂教学存在的某一共性问题形成解决共识。在构建出相应成熟的改进策略基础上,通过录製示範课教学光碟的形式,将研究成果在全县範围内进行推广套用。
10、做好教研课题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对我县承担的《县域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研究》等2个省级教研课题和《义务教育国小段课程标準全面研讨与解析》等3个市级教研课题实行跟蹤管理,加大指导力度,确保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并取得成效。聚焦课堂,围绕“高效课堂教学规律研修”,科学确立县级教研课题并做好研究的指导与管理工作。重视课题研究成果的套用与推广,促进教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
四、强化多元培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
11、加强中国小、幼稚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遵循培训学习、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三结合的成才规律,加强培养,最佳化管理。通过培训、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提高待遇等途径,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培养并形成“师德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我县骨干教师群体。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群体作用。加强国小语文、数学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与管理,在义务教育国中段设立语文、数学、思品名师工作室;加强校本研修指导专家、兼职教研员及教学能手的使用与考核,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教研及校本研修活动中的核心及示範、引领、辅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整体提高。
12、开展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比赛,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本学期,将以提高教师岗位实际能力为目的,精心组织开展好全县教师板书设计比赛观摩活动;根据市教科所安排,继续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通过比赛,引导教师夯实教学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把握课标和教材的能力,为自身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打下扎实基础。
13、落实教师全员培训任务。以国培省培、继续教育等各类教师培训项目为抓手,加大投入,对中国小教师进行全员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学习借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
五、加快推进教育技术装备升级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14、落实配置标準,提升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装备建设水平。启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力争10%公办幼稚园和300名幼儿以上规模民办幼稚园班班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对照“双高双普”要求,贯彻落实《大荔县中国小多媒体进教室推进方案》,积极推进中国小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与更新工作,力争2014年各学段均有2至3所学校达到“教育信息化示範校”标準并通过验收。
根据《大荔县初级中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装备标準(试行)》和“实验教学示範校”要求,开展国中理化生实验室标準化建设查检,提高全县国中理化生实验室标準化建设水平,力争2014年有1至2所学校达到“实验教学示範校”标準,推动实现“双高双普”工作目标。开展电子白板套用培训,提高教师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套用能力。
15、提高技术支持力度,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确保省、市、县三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顺利建设;加大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等5大信息系统的技术服务支持力度,确保系统正常运转,不断提高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16、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套用比赛,评选现代教育技术套用能手。通过比赛活动,促进广大中国小、幼稚园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套用能力,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达到最佳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评选活动培优、树优、推优,以现代教育技术套用能手的示範、引领效应,带动全县现代教育技术套用水平实现整体提高。
17、开展第四轮影视教育放映工作。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团队精神等高尚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开展第三届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影评徵文活动,为《渭南影视教育影评集》推荐更多优秀作品。
六、构建教育宣传网路,作好教育宣传工作
18、继续办好《大荔教育》。提高办刊质量,充分发挥刊物在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安排部署教育工作、沟通教育教学信息、介绍交流课改经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视窗与平台作用,努力使刊物成为展现大荔教育发展动态、宣传大荔教育发展成就的优秀园地。
19、加强大荔教育网站的维护与管理,确保网站安全、高效运行,确保档案通知、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的及时上传,努力使网站成为全县教育工作的辐射视窗。协助县教育局办好大荔电视台《教育之窗》栏目,高质量完成陕西教育网、渭南教育网、渭南教育资源网、大荔政府网、大荔政务网等网站的教育信息报送任务,多渠道立体式构建教育宣传网路,宣传新形象,传递正能量,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教育、尊重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附: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行事曆
201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