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八区二中

2021-02-23 10:41:35 暂无评论 百科
八区二中

八区二中

八区二中是一所位于安徽淮南的初级中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八区二中
  • 外文名:Eight District II
  • 简称:八区二中
  • 办学性质:公立初级中学
  • 校训:强师德 铸师魂 夯实发展基石
  • 所属地区:安徽淮南
  • 学生人数:1728余人
  • 教职工人数:109人
  • 占地面积:75 亩

学校简介

学校占地面积75亩,建筑面积8824平方米,生均4.7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生均2平方米以上。
2005年秋季,学校在全市的教育体制改革中由完全中学转制为初级中学,2006年秋季,已具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1728余人,平均每班58人,住宿学生600余名,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
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09人,专任教师人84人,大学生志愿者2人,已取得本科学历的78人,占72%,专科学历21人,占19%;取得教师资格的共97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43人;80余名教师参加过计算机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
学校招生半径大,生源广泛,学生主要来源于中滩、补号、南庄、红星、富裕、张岗、市三小、小坝城区等地。农村学生占75%,城镇学生占25%。
近几年来,在区、地、市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大力改造和建设,修建了20000多平方米的标準田径场,两个标準水泥篮球场,一个标準足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300米标準环形跑道,四层教学楼一栋,可容纳36个教学班,约2160名学生。
学校现有功能设施齐备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各一个,微机室3个,专用美术室、音乐室、成果展示室各一个。拥有学生用微机112台,专用培训微机50台,投影仪、摄像机、数码展示台各一台,各类教学光碟212盘,三个多媒体教室均可容纳60余名学生。学校区域网路与网际网路互联,卫星接收设备已与中央电教馆联网,并于2006年上半年创建了学校网站。最新由教育厅投入的远程教育设施按模式三进行配置,接收了原中滩中学的远程教育设施后,多媒体教室增加到3个,微机室增加到3个,进一步改善了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档次。图书室现有图书20000余册,阅览室有报纸25种,各类刊物和教学参考用书800多种,阅览室、图书室均已向师生开放借阅。
2003年,224人参加中考,录取117人,录取率52.3%;2004年,201人参加中考,录取108人,录取率56.8%;2005年,162人参加中考,录取96人,录取率为59.6 %;2006年,第一批参加课程改革的407名毕业生参加中考,共有226名学生被高中录取,600分以上共有22人,录取人数全市第一,录取率名列前茅,其中有3名学生被银川一中、二中免费录取,有60名高分学生被高级中学、一中优惠录取,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校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在校学生辍学率一直控制在2%以内,毕业率达到100%。学校多次被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4年被吴忠市委、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教育教学成绩的显着提高,使学校的办学效益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可。2004年度,在“青铜峡市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公开评议教育行风评议”中,满意度名列全市第二。

先进事迹

师德师风是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加强师德建设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把“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作为办学宗旨,结合市、区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部署,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一、站在战略发展高度,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锻造教师队伍的首位。
学校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将其纳入到了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之中,实施“三个一工程”,逐步建立起了规範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
1 、 建立了一支团结善战、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
学校行政班子成员一向重视自身建设,兢兢业业,勤勉得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时严格规範自己的言行,处处率先垂範,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他们团结奋进、善谋实干。在品德上,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勤政敬业,和教师“心贴心”,无私奉献不计报酬;在业务上,个个争当行家里手,在广大师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 、 完善了一套齐全的规章制度。
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了一系列激励和约束政策,引导、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从人为管理转向制度管理。在《职称晋升考核条例》、《教育教学获奖奖励制度》以及各种先进评比等中均对师德师风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抓监督促规範,抓考核促落实,逐步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师风建设管理体制。
3、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每个党员的模範作用,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导因素。学校党支部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大力开展“教书育人、建功立业”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作用,切实把党员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党员教师作师德表率,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向组织靠拢,岗位成才。党支部还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反腐拒变的能力。
学校还充分发挥工会、团委、政教处作用。将工会、团委、政教处等部门工作也併入到师德师风建设的轨道之中,并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学校各部门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各种资源得到了最最佳化的开启。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辟专栏进行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更换,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成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造就和谐发展的教师队伍。
以德治校,以德治教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师德”。学校党支部一直把师德建师风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努力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南,努力从帮助教师、支持教师自主成长的角度来构建本校师德建设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管理制度。为此,我们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教师,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教师,用纯正的情感凝聚教师,用事业的成功召唤教师,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师德修养。
师德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国小教师职业道德规範》,并把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与学习“以德治国”的方针和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师德教育的意义。
学校还组织老师们听专家讲座、进行师德建设大讨论、撰写职业道德案例、爱生寄语、教师格言等活动,内化学习效果,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校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如“与特困学生手拉手”、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教师宣誓活动”等活动,积极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学校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
学校把“以法治校,以德立教”作为提高教师师德水平的新途径,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把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作为干部教师从教的基本準则。广泛开展“树良好教师形象,创教育服务名牌”活动、建立教育教学管理“零投诉”和师德规範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将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中,从制度上、机制上激励教师自觉提高师德水平。几年来,我们接到家长举报电话趋向于零,却收到了不少反映教师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表扬信。
2、把师德教育与教师读书学习结合起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
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每个教师都清楚地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学校提出要将师德培训、师德教育与个人读书学习结合起来,因为,老师不抓紧读书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这也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新世纪教师素养》等新课程理论丛书;鼓励教师自主研读一定数量的教育理论专着,上不封顶,下有底线,同时记入教师继续教育档案之中。学校力图通过自主学习、集体研讨等多种培训形式,真正实现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成为教师人生的需要,成为一种厚积而薄发的潜力,促使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
3、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学校设立校长信箱,努力实现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引入社会评学校,家长评教师的机制,通过开展“做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教师”的服务创建活动,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每位教师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去。学校还提出了“用真情的服务感化家长;用有情的服务赢得无情的竞争;用热情的服务维护学校形象,用盛情的服务让家长满意”的“四情服务”承诺。几年来,我们的教师确实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如党团员带头开展了“捐款助学”活动、“送师爱进万家”的家访活动,从经济、学习、心理等方面帮助身边的特困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老师们就是这样,用师爱感染着童心,用师情撞击着生情,用爱的力量,铸就着师德的品牌。
4、建立师德约束机制。以《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国小教师职业道德规範》为範本,将公民的基本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
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的位置上,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工程紧抓不放。在今年的“展师表形象,树行业新风”教育活动年中,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三、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旋律。
大力弘扬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实事求是地挖掘师德师风建设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以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染教师,引导教师,激励教师。发挥师德典型的榜样和示範作用,形成优良师德风範,推进全校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我校十分重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典型,学典型,崇尚先进,弘扬正气。每年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师德标兵”和“先进教育教学工作者”评选工作,评选出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服务育人先进工作者。利用多种方式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用先进典型鼓舞和激励教师。表彰先进,在教职员工中树标兵,树榜样。
学校还组织教师观摩模範教师的先进事迹,给教师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发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近几年来,学校已涌现出市级优秀教师4名,市师德标兵1人,市级优秀班主任1人,市骨干教师6人,市级其他各类先进4人,区级优秀教师8人,区师德标兵1人,区级优秀班主任3人,区级优秀德育工作者1人………一个崇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教师群体正逐步形成。儘管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然而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无悔追求,对学生倾注的满腔热爱却折射出了他们崇高的师德风範。在身边典型的带动下,全校教职工呈现出你追我赶、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树师德新风的良好局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因为我们始终把师德教育当作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才使得学校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近年来硕果纍纍,连续三年获“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先后还获得“模範职工小家”、淮南市“花园式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示範学校” 、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深知,锻造一支素质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而複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劳动,我们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永恆的主题,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再铸八区二中教育新辉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