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考教材:艺术概论》是2002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星 。
基本介绍
- 书名: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考教材:艺术概论
- 作者:周星
- ISBN:9787563505081
- 页数:200页
- 定价:¥30.00
-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2-01-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 尺寸:25x17.6x0.8cm
内容简介
《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考教材:艺术概论(专升本)》共分十门课程,即《政治》《英语》《大学语文》《教育理论》《高数(一)》《高数(二)》《艺术概论》《民法》《生态学基础》《医学综合》。在修订的过程中,《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考教材:艺术概论(专升本)》仍然坚持了下面三个特点:第一、注重针对成人学习的特点,强调科学性;第二、注重试题解释应试能力训练,强调实用性;第三、注重吸收新知识、新成果,强调时代性。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第二节 学科任务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艺术活动
第一节 艺术活动的构成
第二节 艺术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节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徵与性质
第四节 艺术活动的功能
第三章 艺术种类
第一节 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造型艺术
第三节 实用艺术
第四节 表情艺术
第五节 语言艺术(文学)
第六节 综合艺术
第七节 部分中外着名艺术作品及作者
第四章 艺术创作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主体
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
第三节 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与艺术思维
第五章 艺术作品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构成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
第三节 典型和意境
第四节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第六章 艺术接受
第一节 艺术传播
第二节 艺术鉴赏
第三节 艺术批评
附录部分
作品赏析
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模拟题(一)
参考答案(一)
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模拟题(二)
参考答案(二)
2009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
参考答案
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複习考试大纲(含样卷)
精彩书摘
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或是具有艺术色彩的人类产品,缺少了艺术的人类生活简直不可想像。但是大多数人对“什幺是艺术”这个问题却无法回答。
艺术的起源和人类的历史同样古老,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尚未完全摆脱动物的身份,“艺术”是他们尝试着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各种手段之一,在那些简单、简陋、质朴而又天真烂漫的作品中,寄託了原始人的希冀、梦想、狂喜或恐慌。当然,他们那时并不知道这就是“艺术”。随后,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艺术”的身影逐渐明晰起来。人类自觉地认识和创作艺术,是相当晚近的事情。
狭义的“艺术”定义,指文学以外的艺术样式,狭义的“艺术”和文学并称为“文艺”。在西方,有所谓“七艺术”的提法,指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电影等七种艺术样式。这个提法是古希腊艺术分类法的延续。广义的“艺术”则包含了文学这一特殊的样式。我们今天讲的“艺术”,是从广义上讲的。第一节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一、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範畴、理论和方法等。
艺术活动是人类独有的现象,或者不妨说,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标誌。人类社会随生产力的进步发展,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和在此之上进行的精神生产,艺术活动基本属于精神生产的範畴。它与其他精神生产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艺术活动是以审美的方式认识和理解世界,以美的(而不是实用的)创造为目的,遵循着艺术特有的规律。人类用了和自身历史等长的时间从事着艺术实践,慢慢地掌握了艺术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并形成了关于艺术的种种思想、学说。
艺术活动是指人类从事的一切艺术行为,包括语言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等各个领域的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鉴赏等活动。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鉴赏等艺术活动有其特殊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等,艺术内部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範畴,艺术外部有与艺术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艺术活动本身、艺术活动的範畴、规律、原则、方法等都是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二、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较为特殊。它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这些关于艺术的思想、学说,开始也是不自觉的,散落在形形色色的社会学、哲学等论述中。直到现代,人们才意识到,有必要将“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
艺术的起源和人类的历史同样古老,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尚未完全摆脱动物的身份,“艺术”是他们尝试着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各种手段之一,在那些简单、简陋、质朴而又天真烂漫的作品中,寄託了原始人的希冀、梦想、狂喜或恐慌。当然,他们那时并不知道这就是“艺术”。随后,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艺术”的身影逐渐明晰起来。人类自觉地认识和创作艺术,是相当晚近的事情。
狭义的“艺术”定义,指文学以外的艺术样式,狭义的“艺术”和文学并称为“文艺”。在西方,有所谓“七艺术”的提法,指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电影等七种艺术样式。这个提法是古希腊艺术分类法的延续。广义的“艺术”则包含了文学这一特殊的样式。我们今天讲的“艺术”,是从广义上讲的。第一节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一、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範畴、理论和方法等。
艺术活动是人类独有的现象,或者不妨说,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标誌。人类社会随生产力的进步发展,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和在此之上进行的精神生产,艺术活动基本属于精神生产的範畴。它与其他精神生产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艺术活动是以审美的方式认识和理解世界,以美的(而不是实用的)创造为目的,遵循着艺术特有的规律。人类用了和自身历史等长的时间从事着艺术实践,慢慢地掌握了艺术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并形成了关于艺术的种种思想、学说。
艺术活动是指人类从事的一切艺术行为,包括语言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等各个领域的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鉴赏等活动。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鉴赏等艺术活动有其特殊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等,艺术内部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範畴,艺术外部有与艺术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艺术活动本身、艺术活动的範畴、规律、原则、方法等都是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二、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较为特殊。它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这些关于艺术的思想、学说,开始也是不自觉的,散落在形形色色的社会学、哲学等论述中。直到现代,人们才意识到,有必要将“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