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网路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国区域网路店开始步入“实名制”时代。2011年武汉市国税局对淘宝女装网店“我的百分之一”徵税,开出国内首张网店税单。到2011年7月,网店徵税已步入正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店税单
- 外文名:Shop tax
事件引发
武汉网店“我的百分之一”是淘宝网女装销售冠军,信用级别达到3个金皇冠,意味着累计有200万笔以上交易。武汉市国税局第二稽查局介绍,多方掌握的数据显示,该店2010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该局徵收其2010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滞纳金,总计430.79万元。这也是目前披露的国内首例对个人网店徵税。
国内首张个人网店税单开出

武汉市国税局第二稽查局负责人表示,虽然我国尚未出台对网商徵税的具体办法,但根据我国税法,凡是在我国境内发生的任何交易,都应该缴税。
各方反应
店主关心徵税标準如何制定
“我的百分之一”补税一事,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武汉多名个人网店店主大多表示对徵税有心理準备,更关心徵税标準如何制定,以及是否会全面推广。
市民徐松在淘宝开了一家电子数码产品网店,5年打拚成为双皇冠。按照武汉市国税局的方案,他的网店将被纳入徵税範围。“如果徵税超过承受範围,我只好关店大吉了。”他说,现在网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尤其是电子数码类的标準产品,价格都是公开的,在网上可以全国比价,利润十分微薄。由于不同行业的利润点不一样,如果都按统一标準徵税,那幺经营电子数码类产品的网店就会吃亏,甚至亏本。此外,网店的信用等级只能说明成交量,成交量高并不代表交易额和利润就一定高。
徐松表示,网店的最大优势是比实体店价格低,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网店没有纳税的基础之上。如果对网店徵税,网商只能提高价格,将税收转嫁给消费者,这将极大削弱网店的竞争力。
市民张小姐在淘宝经营一家4钻女装店。她分析,武汉此次对大的网店徵税,可能是在释放信号,未来会全面推广到所有网店。专家认为网商纳税应区别对待
武汉大学电子商务专家黄敏学教授表示,网路交易也是商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纳税是网商的法定义务,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该区别对待。
他说,网上商城(B2C)是企业运营,理当规範纳税;但大多数个人网店(C2C)经营状况一般,主要是为了解决个人或家庭生活,有关部门还是应该“放水养鱼”,鼓励他们做大做强。此前,关于是否对网店收税的问题在北京、杭州等地引发过热议,但最终都未实行,武汉的电子商务发展还不够快,更需要宽鬆的政策扶植。
黄敏学认为,从长远看,徵税是网店规範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不缴税费带来的低价作为网店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利于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只有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才会形成消费者和经营者双赢的局面。
相关影响
是否会引发网店外迁
在全国各地是否对网商徵税的态度尚不明朗之时,武汉率先拉开个人网店徵税闸门,将对武汉的电子商务生态环境产生什幺影响?记者採访了解到,业内目前流传着这样的观点:武汉可能涌现网店外迁潮。
武汉市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廖江涛说,电子商务交易、生产和物流等环节都可以分离,如果武汉对个人网店大规模徵税,网商完全可以将经营转移到外地。优秀的个人网店是难得的资源,各地都在积极争取,如果它们迁到外地,将是武汉的损失。
在对“我的百分之一”徵税过程中,该店十分配合。其负责人周钦年表示,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规範发展之路,缴税后他感到“一身轻鬆”。目前该店已与知名风投机构IDG签约,年内将获得近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成为我省首家获得风投的个人网店。
周钦年说,2011年3月,杭州某区对淘宝网排名前100位的女装网店发出“英雄帖”,开出极为优惠的招商条件,想把国内的优质卖家拉到杭州,“要说一点不动心那是假话,但我后来考虑多重因素,还是决定留在武汉。”
武汉市邮政速递公司光谷区域公司总经理廖利军说,物流单量能侧面反映网商的活跃程度。“我的百分之一”网店补税的讯息传出后,武汉另一家经营服装的金皇冠网店每天的发件量从4000多件锐减至1000多件,还有一些网商把个人网店留在武汉,而将网上商城迁到了外地。
网店波动可能引发的就业问题也令人关注。廖江涛说,据测算,武汉3万多家网店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如快递、摄影、设计、培训、软体、生产製造等,创造的间接就业机会超过40万个。
步入正轨
成都市已对网店徵税
2011年6月28日了解,成都税务部门确实也已经开始对成都的网店展开监控。成都市国税局有关负责人证实,“成都已经着手实行对网店的徵税监管。”不仅如此,该负责人还表示,此前成都市国税局已经对高新区的一家网店进行徵税,同时位于龙潭寺的一家钢材网路销售平台也已经纳入税务部门的监管範围。
“线上网路开具发票可对网路销售进行有效监管。”该负责人表示,从2010年起,成都市已经试点对40多家企业进行线上网路开具发票业务,所有线上开具的发票信息会同步传送到税务管理系统后台,方便税务部门对这些商家所产生的交易进行有效监管。该负责人同时呼吁,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应儘量向商家索取发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此举不仅有利于税务部门监管,一旦发生纠纷,保存好发票也便于消费者维权。
打造统一监管平台
成都市工商局开始对网店的监管工作,还专门成立一个新的“信息及网路监督管理处”,专门对网上商店进行监管。“2011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从截至2010年年底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经掌握了全市17188户从事专营或兼营网路交易的企业,以及28000家个人网店的情况,这一数据还在持续上升中。”市工商局信息及网路监督管理处曾勇告诉记者,虽然工商部门对于个人网店登记备案没有进行硬性规定,但仍有不少网路商家主动到工商部门来备案,“此外,我们还启用了一套‘网路商品交易搜寻平台’软体,可以对网上交易的情况进行监控,从而了解成都网商的交易情况,对其进行监管。”
不仅如此,成都市即将在市工商局使用的这套软体基础上,建立一套统一的网路交易综合监管平台,届时与网上交易相关的所有部门的职能都会纳入到这一平台上,包括税务、卫生、药监等方面,从而实现对网店更加全面的监管。
网店主有的坦然有的担忧
武汉率先对网店徵税的讯息传出后,引发网店主的高度关注。不过,他们对此的态度相差不小,一部分店主坦然接受,一部分则表示担忧。
“网店徵税肯定是必然的。”一家大型网上商城负责人说,网店徵税肯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武汉的开徵或许意味着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可能会扩大到其他城市,这也是网上交易逐步规範的表现。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把握,就是时间和节奏的问题,从哪些城市开始试点,从什幺样的网店开始,这都必须仔细考虑。
还有一些网店主则表示对于徵税的担忧。自己目前兼职经营一家网店,每个月能够有3000多元的收入。这笔工资之外的收益让他很满意。但是,如果网店徵税之后,这部分的收益肯定要大大降低,成本增加是必然的,这意味着卖的东西也必须涨价。希望暂时还是不要对他这类小网店徵税。
专家认为徵税时机尚早
对于武汉市对网店徵税的讯息,不少业内人士显得忧心忡忡。武汉当地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廖江涛表示,电子商务交易、生产和物流等环节都可以分离,若武汉对个人网店进行大规模徵税,网商完全可以将经营转移。
但事实上,对此表示担忧的并不仅仅是武汉方面。相关讯息还显示,武汉今后将淘宝皇冠级以上的网店都纳入税收征管範围,若这样的讯息属实,就极有可能推广到其他城市。目前仅在成都高新区“淘宝成都创业园”,就已经聚集一批优秀网商,这些网商都是以注册企业的形式存在的,一旦开始严格徵税,他们的业务必然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现在个人网店徵税的时机还不太成熟。”业内专家表示,目前电子商务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对网店的发展进行扶持,适当考虑相应的免税政策。
国税回应
日前武汉国税局开出了国内首张个人网店税单,对淘宝皇冠女装网店“我的百分之一”徵税430余万元,此事引发多方关注。昨日武汉国税局就此作出说明,称徵税并非针对网店,被徵税的“我的百分之一”在武汉属于实体经营企业;同时否认将按照淘宝网店级别对其徵税,称“只要达到缴税起征点的货物交易,都要徵税,而不是按照网上的级别和信誉度来判断徵税与否”。 实体店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武汉国税局昨日发出的声明做了如下澄清:第一、被徵税的“我的百分之一”女装店属于实体经营企业,实体店名为武汉爪那服饰有限公司,2009年在武汉市国税局硚口区局办理税务登记,生产经营服装业务,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根据该局税收检查,武汉爪那服饰有限公司主要通过实体店和“我的百分之一”网上店销售女装,2010年销售收入1.05亿元。
第二、“我的百分之一”淘宝店仅是武汉爪那服饰有限公司的销售渠道之一,该公司另有正常的实体销售渠道。作为一家实体店,武汉爪那服饰有限公司应该承担纳税义务。因此,按照核实的不含税销售收入,我局认定该纳税人2010年应缴纳增值税316.3万元,企业所得税105.95万元及滞纳金等,总计430.79万元。
否认徵税会导致网店外迁
此前《楚天都市报》报导称,“武汉税务部门已约谈武汉市另外4家淘宝金皇冠网店,要求补税;对达到皇冠级别的网店下达办理税务登记和申报的通知,纳入征管範围;对皇冠级别以下网店暂不徵税,但要进行监管。”
对此,武汉国税局称,“并没有作出过这样的表述,按照国家税收政策,只要达到缴税起征点的货物交易,都要徵税,而不是按照网上的级别和信誉度来判断徵税与否。”该局认为徵税并不会导致网商大量外迁,因为“只有公平税负才是最好的投资环境”。
国税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靳东升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规定,商家月销售额以2000-5000元为起征点(具体起征点由各省自行确定)。”此规定同样适用于网店,“如果只是个人销售闲置品,或者网店规模很小,只要在起征点内,那幺不论线上线下都不用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