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ntensive Training Progra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简称强化班(ITP),隶属于竺可桢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
- 外文名:Intensive Training Progra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简称:强化班
- 隶属于:竺可桢学院
简介

时至今日,经过十一届的发展,强化班已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方式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每年从全校理工农医文史哲各个专业逾 6000名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採取自愿报名、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60人(2010年起改为40人),在保证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前提下参加历时两年的强化班学习。
强化班设定了一系列精品课程,聘请知名教授学者讲授。在独特的实践教学理念下,同时注重互动与创新,并及时联繫实际,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围绕着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相应管理知识与技能的複合,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朝气的中青年教授授课,经过两年12门精心设计的课程学习和相应的实践环节后,答辩通过即可获得“强化班结业证书”。
强化班的创建及理念
1999年,在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院士的积极倡导下,竺可桢学院和管理学院大胆突破,从国际一流的高标準出发,吸收各国着名大学(如哈佛、剑桥等)的先进经验,在全国大学中率先创建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构建了面向本科优秀学生的"未来企业家培育工程"。竺可桢学院和管理学院等集中优势资源,共同探索这一全新的高科技产业化企业家人才培养模式。以“未来企业家”为培养目标,注重锻鍊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关注企业家精神和产业知识,培养学生卓越的全球化视野,同时创造了多学科交叉的环境,让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优势互补,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创意。
强化班培养目标
强化班旨在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优秀创新素质及创新技能的高科技产业经营管理创业型人才。
强化班的班级文化
沟通,内省,实践
课程设定与教学安排
教学计画总学分为29.5,两年修完。
必修课程 | 周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管理学基础 | 3—0 | 3 | 第五学期 |
经济学基础 | 3—0 | 3 | 第五学期 |
创业管理 | 2—0 | 2 | 第五学期 |
商务沟通 | 2—0 | 2 | 第六学期 |
企业法与智慧财产权管理 | 2—0 | 2 | 第六学期 |
创业投资与创业财务 | 2—0 | 2 | 第六学期 |
电子商务前沿 | 2—1 | 2.5 | 第七学期 |
技术创新管理 | 2—0 | 2 | 第七学期 |
新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 | 2—0 | 2 | 第七学期 |
创业设计 | +6 | 6 | 第八学期 |
企业实习 | +3 | 3 | 暑假 |
除了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竺院还有专门为强化班设定的选修课;学员还可以在竺院的调配下,跨专业选修竺院其他院内选修课。
管理
强化班学生的政治思想和生活管理工作仍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强化班课程的教学管理由竺可桢学院本科教学科负责。
强化班课程考试不及格者,不能获得相应学分,应重修。
在毕业环节中,学校鼓励学生将主修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强化班的创业设计相结合,对优秀的毕业设计或创业设计,经学生申请,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并批准,可免修一个环节。
证书发放
强化班学生在校期间修完强化班教学计画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考核合格者,学校将授予"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证书。
班级管理和运作
强化班的学生的思想政治和生活管理工作仍由学生所在院、系负责,强化班课程的教学管理由竺可桢学院负责。强化班内部运作与具体班级事务的安排由选任的学生班干部组织同学自行管理。学员亦被鼓励随时反馈教学效果,提供教学建议。
强化班现有企业家导师、Family、ITP大讲坛、教学促进小组、顾问团等特色项目组,以及英语训练营、读书会、实践平台等特色兴趣小组,编有班刊《创想》(原《教务评论》)。
项目组
强化班的班委更像一个实际意义上的项目统筹部,而日常的管理运作也常常採取项目化管理方式,由针对每一次任务同学当中专门形成的快速行动小组带动整个集体分工协作而完成。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不仅课程中的管理理念得以运用,每个人也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和充分的实践发展。目前强化班的项目组有:
企业家导师项目组
企业家导师项目组的前身是“ITP企业家平台”,这个平台主要以讲座和参观等形式开展,使同学们开拓视野,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稳定的学习机会和深入的实践体验。因此2006年强化学子在浙大竺可桢学院和管理学院相关老师的关心支持下,创建了“ITP企业家导师项目组”结合浙大MBA导师制,开创了全国本科生创业管理培训导师制的先河,大大拉近了同学们和企业家之间的距离,双方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
同学会项目组
为了使强化班多年积澱的文化、开拓的资源和积累的成果得以传承发展,让强化班培养的学员成为彼此之间享用不尽的智囊团,强化班成立了自主联络和管理的同学会,并长期维护强化班的毕业生信息,不定期的举行聚会活动,并把实践中获得的信息和其它强化人共享。
强化同学会的目标是:“编织起强化人合作沟通的纽带,构架起强化人资源共享的平台。”
《创想》项目组
创想小组是专门编辑製作班刊《创想》的工作小组。《创想》原名《教务评论》,是反映强化人所思所为,体现强化人精神风貌的班级刊物,记载着各级强化人的成长故事和心路历程,深受强化学子喜爱。
Family项目组
Family项目旨在给每位强化人创造一个温馨的交流平台。项目通过新老强化人共同组建Family的形式,给初入强化班的强化人一个“家”,由老人担任的组爸组妈会引领你走进强化班的精彩世界,家中成员会与你共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丝丝温情中,将强化人的心紧紧相联。同时,Family也是联繫各级强化人的情感纽带,让沟通与交流在不同级的强化人间发生,使强化班的精神、文化代代相承。
ITP大讲坛项目组
ITP大讲坛以沟通、分享、展示、成长为宗旨,分享强化人的经历,拓宽视野,寻求自身的更多种可能。每周推出2-3位嘉宾,在课间抽出15分钟进行分享展示,为大家提供一个寓教于乐,互相培训的平台。
除此之外,强化班还有读书会、英语训练营、实践平台等项目组。
强化班班歌
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班歌《梦与追求》,由同时为浙江大学着名的乐队沸冰乐队成员的02级强化班学员陈艺超、王润宇为献礼强化班成立五周年而原创的歌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梦与追求》激励着强化班各届学员,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努力拚搏,一砖一瓦搭起明天的高楼。
基本信息
《梦与追求》
词曲:陈艺超 王润宇
混编:李炳愉 杨哲 朱恆
演唱: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09级成员
演员表:
王威 窦善丽 虞方希 魏媛 李瑾丹 唐资仪 杜瑞雪 袁江淼 陈潮 徐文杰 王雯吉 吴国挺 周隽琰 吴莉 张晓萌 王志强 张政 张世瑾 孙海晶 林潇潇 石川凌 冯庆 俞涛 陈亚莉 余腾 陈初阳 李纯 练建强 王昊飞
职员表:
导演:唐资仪
编剧:袁江淼 周哲易 唐资仪
摄像、剪辑:陈骁强
特别鸣谢:
所有为此MV付出过努力的强化人和朋友们
信电系、楼东武老师提供录音场地和技术支持
歌词
梦与追求
心中的梦想
谁不曾拥有
在梦想的路上我们放飞自由
如今 要扬帆起航
心中的目标 我自己把握
斑斓的灯火 我不曾寂寞
是我们相知相拥都不被冷落
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
我们共同努力
并肩踏平坎坷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广
我愿坚持心中的理想
世界多广 目标就有多大
但这里永远都是我们的家
让我们肩并着肩 手挽着手
用一砖一瓦搭起明天的高楼
当我们抬头看 梦的尽头
有无数悲喜交融的感受
让我们肩并着肩手挽着手
像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奔向明天 创造成就
努力向前 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
MV
视频: 浙大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班歌《梦与追求》MV -09ITP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