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培养》是2008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基本介绍
- 书名: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培养
- 作者: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 ISBN:9787534386961
- 页数:227
- 定价:20.00元
-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3
内容简介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培养》的特色一:模型构建的创新性。《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培养》对大学生核心就业力进行了理论探讨,构建出以基本工作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为基础,包括求职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在内的系统模型。该模型在国内属于首次提出,紧密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特色二:训练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多注重求职基本常识和技巧的介绍,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培养》则引入可操作性的训练方法,以此切实帮助大学生提高核心就业力。
特色三:编写语言的通俗性。《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培养》编写过程中儘量做到通俗易懂,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之下,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基本掌握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内涵、特点、培养途径与方法等。
目录
前言——致老师/1
——致学生/4
1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概述/1
1.1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涵义/1
1.1.1 大学生就业的概念/1
1.1.2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内涵/1
1.1.3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特点/2
1.2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构成/3
1.2.1 国外对就业能力构成的综述/3
1.2.2 国内对就业能力构成的综述/5
1.2.3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构成/7
1.3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培养的意义/8
1.3.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大众化与就业压力/8
1.3.2 培养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意义/11
内容提要/12
複习思考题/12
2 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13
2.1 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的涵义与培养的作用/13
2.1.1 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的概念与特点/13
2.2 大学生综合知识素养的培养/16
2.2.1 课堂学习/17
2.2.2 课外阅读/17
2.2.3 网路浏览/17
2.2.4 与他人交流/17
2.2.5 社会实践/18
2.3 大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18
2.3.1 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18
2.3.2 学会辩证思维的方式/19
2.3.3 养成勤于分析的习惯/19
2.3.4 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19
2.4 大学生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21
2.4.1 科学管理时间/21
2.4.2 提高组织协调能力/24
2.5 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27
2.5.1 了解自己的沟通能力/27
2.5.2 分析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28
2.5.3 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方法/31
2.6 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34
2.6.1 提高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34
2.6.2 提高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35
2.7 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的综合训练/42
2.7.1 大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综合训练/42
2.7.2 大学生统筹安排能力的综合训练/44
2.7.3 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综合训练/46
2.7.4 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49
内容提要/51
複习思考题/51
3 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52
3.1 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涵义与作用/52
3.1.1 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概念与特点/52
3.1.2 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内容/53
3.2 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54
3.2.1 学习知识,夯实基础/54
3.2.2 掌握迁移,灵活运用/55
3.2.3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6
3.2.4 基于案例,予以示範/56
3.2.5 项目学习,形成能力/56
3.3 大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58
3.3.1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58
3.3.2 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画/60
3.3.3 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开展阶段性评估/62
3.4 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64
3.4.1 培养意识,树立观念/64
3.4.2 面对艰辛,坚定意志/65
3.4.3 学习原理,拓展思维/65
3.4.4 掌握方法,展开合作/67
3.5 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70
3.5.1 促进大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的综合训练/70
3.5.2 促进大学生动手能力的综合训练/71
3.5.3 促进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综合训练/73
3.5.4 促进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训练/80
3.5.5 部分训练题参考答案/82
内容提要/83
複习思考题/84
4 大学生寻求职业能力的培养/85
4.1 大学生寻求职业能力的涵义和作用/85
4.1.1 大学生求职能力的概念及特点/85
4.1.2 大学生寻求职业能力的内容/86
4.2 大学生职业洞察力的培养/88
4.2.1 职业信息的分类/88
4.2.2 获取有效职业信息的方式和渠道/89
4.2.3 提高大学生职业洞察力的方法/92
4.3 大学生自主决策能力的培养/94
4.3.1 重新认识自我,扬长避短/95
4.3.2 寻求必要的社会辅导/97
4.3.3 克服“艾尔维斯”干扰/98
4.4 大学生自我推销能力的培养/99
4.4.1 学会自我包装/99
4.4.2 提高应聘能力/106
4.5 大学生自身权益保护能力的培养/112
4.5.1 求职遭遇的陷阱/112
4.5.2 提高大学生自身权益保护能力的方法/114
4.6 大学生寻求职业能力的综合训练/119
4.6.1 洞察力训练/120
4.6.2 决策能力训练/122
4.6.3 自我展示能力训练/123
内容提要/124
複习思考题/124
5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125
5.1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涵义与作用/125
5.1.1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概念和特点/125
5.1.2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内容/126
5.2 大学生求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128
5.2.1 认清自我和环境,树立正确的求职价值观/128
5.2.2 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求职时的良好心态/129
5.2.3 学会应对挫折,提升求职意志力/130
5.2.4 增强自信心,塑造一个勇敢的自我/131
5.3 大学生入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133
5.3.1 自我角色认知的调整/133
5.3.2 端正态度,增强敬业精神/136
5.3.3 心理压力与挫折的应对/137
5.3.4 人际关係障碍的调整/138
5.4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综合训练/141
5.4.1 认知方面的综合训练/141
5.4.2 情绪方面的综合训练/144
5.4.3 行为方面的综合训练/150
内容提要/152
複习思考题/152
6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综合评价/153
6.1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综合评价概述/153
6.1.1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的概念与特点/153
6.1.2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的基本程式/156
6.1.3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的方法/157
6.1.4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的功能和作用/163
6.2 量表测评法在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中的套用/165
6.2.1 综合知识素养的评价/165
6.2.2 开拓创新能力的评价/168
6.2.3 寻求职业能力的评价/181
6.2.4 心理健康测评/183
6.3 实务分析法在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中的套用/190
6.3.1 案例分析法/190
6.3.2 方案设计/194
6.3.3 事实搜寻/198
6.4 评价中心技术在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中的套用/199
6.4.1 结构化面试/199
6.4.2 无领导小组讨论/205
6.4.3 公文处理测验/209
6.4.4 角色扮演/215
内容提要/218
複习思考题/218
术语表/220
参考文献/224
后记/227
——致学生/4
1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概述/1
1.1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涵义/1
1.1.1 大学生就业的概念/1
1.1.2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内涵/1
1.1.3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特点/2
1.2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构成/3
1.2.1 国外对就业能力构成的综述/3
1.2.2 国内对就业能力构成的综述/5
1.2.3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构成/7
1.3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培养的意义/8
1.3.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大众化与就业压力/8
1.3.2 培养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意义/11
内容提要/12
複习思考题/12
2 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13
2.1 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的涵义与培养的作用/13
2.1.1 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的概念与特点/13
2.2 大学生综合知识素养的培养/16
2.2.1 课堂学习/17
2.2.2 课外阅读/17
2.2.3 网路浏览/17
2.2.4 与他人交流/17
2.2.5 社会实践/18
2.3 大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18
2.3.1 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18
2.3.2 学会辩证思维的方式/19
2.3.3 养成勤于分析的习惯/19
2.3.4 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19
2.4 大学生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21
2.4.1 科学管理时间/21
2.4.2 提高组织协调能力/24
2.5 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27
2.5.1 了解自己的沟通能力/27
2.5.2 分析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28
2.5.3 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方法/31
2.6 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34
2.6.1 提高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34
2.6.2 提高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35
2.7 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的综合训练/42
2.7.1 大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综合训练/42
2.7.2 大学生统筹安排能力的综合训练/44
2.7.3 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综合训练/46
2.7.4 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49
内容提要/51
複习思考题/51
3 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52
3.1 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涵义与作用/52
3.1.1 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概念与特点/52
3.1.2 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内容/53
3.2 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54
3.2.1 学习知识,夯实基础/54
3.2.2 掌握迁移,灵活运用/55
3.2.3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6
3.2.4 基于案例,予以示範/56
3.2.5 项目学习,形成能力/56
3.3 大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58
3.3.1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58
3.3.2 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画/60
3.3.3 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开展阶段性评估/62
3.4 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64
3.4.1 培养意识,树立观念/64
3.4.2 面对艰辛,坚定意志/65
3.4.3 学习原理,拓展思维/65
3.4.4 掌握方法,展开合作/67
3.5 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70
3.5.1 促进大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的综合训练/70
3.5.2 促进大学生动手能力的综合训练/71
3.5.3 促进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综合训练/73
3.5.4 促进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训练/80
3.5.5 部分训练题参考答案/82
内容提要/83
複习思考题/84
4 大学生寻求职业能力的培养/85
4.1 大学生寻求职业能力的涵义和作用/85
4.1.1 大学生求职能力的概念及特点/85
4.1.2 大学生寻求职业能力的内容/86
4.2 大学生职业洞察力的培养/88
4.2.1 职业信息的分类/88
4.2.2 获取有效职业信息的方式和渠道/89
4.2.3 提高大学生职业洞察力的方法/92
4.3 大学生自主决策能力的培养/94
4.3.1 重新认识自我,扬长避短/95
4.3.2 寻求必要的社会辅导/97
4.3.3 克服“艾尔维斯”干扰/98
4.4 大学生自我推销能力的培养/99
4.4.1 学会自我包装/99
4.4.2 提高应聘能力/106
4.5 大学生自身权益保护能力的培养/112
4.5.1 求职遭遇的陷阱/112
4.5.2 提高大学生自身权益保护能力的方法/114
4.6 大学生寻求职业能力的综合训练/119
4.6.1 洞察力训练/120
4.6.2 决策能力训练/122
4.6.3 自我展示能力训练/123
内容提要/124
複习思考题/124
5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125
5.1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涵义与作用/125
5.1.1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概念和特点/125
5.1.2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内容/126
5.2 大学生求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128
5.2.1 认清自我和环境,树立正确的求职价值观/128
5.2.2 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求职时的良好心态/129
5.2.3 学会应对挫折,提升求职意志力/130
5.2.4 增强自信心,塑造一个勇敢的自我/131
5.3 大学生入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133
5.3.1 自我角色认知的调整/133
5.3.2 端正态度,增强敬业精神/136
5.3.3 心理压力与挫折的应对/137
5.3.4 人际关係障碍的调整/138
5.4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综合训练/141
5.4.1 认知方面的综合训练/141
5.4.2 情绪方面的综合训练/144
5.4.3 行为方面的综合训练/150
内容提要/152
複习思考题/152
6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综合评价/153
6.1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综合评价概述/153
6.1.1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的概念与特点/153
6.1.2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的基本程式/156
6.1.3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的方法/157
6.1.4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的功能和作用/163
6.2 量表测评法在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中的套用/165
6.2.1 综合知识素养的评价/165
6.2.2 开拓创新能力的评价/168
6.2.3 寻求职业能力的评价/181
6.2.4 心理健康测评/183
6.3 实务分析法在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中的套用/190
6.3.1 案例分析法/190
6.3.2 方案设计/194
6.3.3 事实搜寻/198
6.4 评价中心技术在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综合评价中的套用/199
6.4.1 结构化面试/199
6.4.2 无领导小组讨论/205
6.4.3 公文处理测验/209
6.4.4 角色扮演/215
内容提要/218
複习思考题/218
术语表/220
参考文献/224
后记/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