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手法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四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抒情手法
- 性质:表现手法
- 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 领域:文学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例1.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湖南卷)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示例:颈联中“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作者藉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即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苏卷)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乾,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幺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示例: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翘首远望,依依不捨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福建卷)
武夷山中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幺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傲寥落的情怀。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作者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徵,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全国3卷)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作者为什幺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幺样的情怀?
答案示例: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稜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借古抒情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例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乾。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幺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吴诗借景抒情,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李诗借史抒怀,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全国1卷)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示例: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例7.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浙江卷)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答案示例: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