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再和前韵药名》 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定风波·再和前韵药名
- 创作年代:南宋
- 作品体裁:词
- 作者:辛弃疾
- 作品出处:《全宋词》
作品原文
定风波·再和前韵药名⑴
仄月高寒水石乡⑵。倚空青碧对禅房⑶。白髮自怜心似铁⑷。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⑸。
已判生涯笻竹杖⑹。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⑺。便好剩留黄绢句⑻。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⑼。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定风波: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再和前韵:前此,词人有《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偕医友游雨岩,月夜抒怀。词大量隐括药名入词,虽几近文字游戏,却也不无嵌入融化之技巧,并略见辛词体裁之丰富,或称之为“药名体”。药名:词中嵌有寒水石、空青、发自(法子,即半夏)、怜(莲)心、使君子、笻(邛)竹、惭沙(蚕砂)、留(硫)黄、小草(即远志)等药名。
⑵仄月:斜月。寒水石:中药名。
⑶空青:中药名。禅房: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⑷怜心:影射“莲心”,中药名。
⑸使君子:中药名。平章:评论。
⑹筇(qióng)竹:竹名,可作手杖。
⑺沙鸟:沙鸥,水鸟。
⑻剩留:即多留。黄绢句:《世说新语·捷语》:“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留黄:影射中药“硫黄”。
⑼银钩:晋王羲之善草书,人称铁画银钩。《书苑》:“晋索靖草书绝代,名曰银钩蔓尾。”白居易《鸡距笔赋》:“搦之而变成金距,书之而化出银钩。”小草:中药远志苗名“小草”。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1140年5月28日,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
南宋爱国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均未被採纳。后任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任职期间,都採取积极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以利国便民。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信州上饶、铅山两地闲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準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终因忧愤而卒。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