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2021-04-27 03:05:32 暂无评论 百科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成立于1980年11月,是从事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该学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截至2017年10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下设27个专业委员会,6个工作委员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 外文名: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
  • 简称:SESC
  • 创办时间:1980年
  • 类别:社会团体
  • 属性:学术性、全国性、非营利性
  •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现任领导:理事长:汪寿阳
    秘书长:杨晓光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
  • 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社会信用代码:511000005000064688

历史沿革

1980年8月30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筹委会秘书工作班子成立;9月12日,中国科协批准成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并同意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筹备委员会开展工作;11月18日至22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
1981年3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创刊。
1982年1月19日,在中国科协统一组织下,中国系统工程系学会首次新春学术座谈会在大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
1983年11月21日至27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三届年会在武汉举行。
1984年2月7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84新春学术座谈会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行;9月17日至18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一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在北京举行。
1985年2月9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85新春学术座谈会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
1986年1月29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86新春学术座谈会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
1987年4月17日,学会二届四次秘书长会议召开,讨论研究ICSSE88国际会议及第五届年会论文集出版事宜。
1988年7月9日,学会二届六次秘书长会议,研究和落实ICSSE88国际会议事项。
1989年2月21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89新春学术座谈会在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举行。
1990年6月16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二届九次秘书长会议,会议讨论研究第六届天津年会在筹备工作等问题。
1991年10月7日,民政部社团登记注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获準社团法人资格。
1992年10月15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召开。
1993年8月26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大会议召开。
1994年4月15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1992年10月15日经理事会讨论批准同意建立并筹备。
1995年10月5日,中国系统工参学会四届二次秘书长会议在京召开
1998年12月2日至4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第5届理事会会议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1999年8月18日,学会五届一次秘书长会议在京举行。
2000年2月12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新千年春节座谈会在系统科学所举行;2月8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召开迎新春茶话会;3月29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召开了第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
2002年11月1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了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2006年2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10月31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了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四界学术年会。
2008年10月22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在江西省南昌大学举办。
2010年3月20日,七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召开。
2011年4月1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报告厅举行纪念蜚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创始人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
2012年2月18日,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表决通过《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分支机构管理条例》;10月26日至28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17届学术年会在江苏镇江召开。
2014年3月5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八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新大楼204会议室召开。
2016年10月28日至30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九届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19届学术年会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第一招待所)举行。
2017年12月10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在北京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南楼219会议室召开。

组织体系

机构设定

  • 监督机构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下设监事和监事会。监事会是学会的监督机构,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及学会专职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监事会人员不超过7人,不少于5人。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选举监事长、副监事长;
(二)出席会员代表大会,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监事会的工作;
(三)列席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四)监督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履职情况;
(五)监督学会财务运行管理情况。
  • 最高权力机构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依据《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代表产生办法》产生,《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代表产生办法》由理事会制定、解释。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
(四)制定并修改会费标準;
(五)决定终止事宜;
(六)决定学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 最高权力机构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学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聘任、解聘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及人选;
(十一)制定学会活动计画;
(十二)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 分支结构
截至2017年10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下设27个专业委员会,6个工作委员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
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系统理论专业委员会
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
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教育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科技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医疗卫生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金融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船舶和海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
服务系统工程分会
物流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水利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应急管理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港航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可持续运营与管理系统分会
系统可靠性工程专业委员会
智慧型製造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学术工作委员会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
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
青年工作委员会
套用与谘询服务工作委员会

组织会员

  • 会员种类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会员种类:个人会员、境外会员和单位会员。
  • 基本条件
1、个人会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相当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等以上技术职称的从事系统工程的科技人员;
(二)高等院校本科毕业从事系统工程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工作三年以上或非高等院校毕业,具有系统工程实际工作经验和一定学术水平者;
(三)获得硕士学位以上的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科技工作者;
(四)热心和积极支持学会工作,并从事系统工程有关的组织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
2、 境外会员应具备的条件:
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及相关领域具有突出成就,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及学会章程,对中国友好, 愿意与学会联繫、交往和合作的海外科技工作者,在提交了申请书的前提下,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议讨论通过后吸收,并按有关规定报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后可成为学会的境外会员。境外会员同样享有以下第十、十一条的权利与义务及遵守第十二、十三条的规定,但不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3、单位会员应具备的条件:
(一)拥护学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学会的意愿;
(三)在学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 入会退会
1、会员入会的程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单位会员及海外会员入会经秘书处受理后报请学会理事会批准;个人会员入会经各分支机构受理后报学会理事会批准,在学会会员系统注册登记;所有会员须缴纳会费。
(三)经学会2位会员介绍;
(四)由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2、退会说明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学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或未请假而不参加学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学会章程的行为, 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 会员权利和义务
1、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学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境外会员除外);
(二)参加学会的活动;
(三)获得学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学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六)委託学会优先进行谘询服务;
(七)委託学会协助开展学术活动和举办培训班。
2、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学会的决议;
(二)维护学会合法权益;
(三)完成学会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学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参加学会活动;
(七)遵守学会章程。

业务资产

  • 业务範围
(一)组织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及相关学科开展学术交流,重要学术课题的探讨和研究,提高系统工程学科水平;
(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发展同国际系统研究科技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举办相关国际学术会议、讲座和展览会等活动,受政府委託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举办展览会,促进系统科学民间科技合作与交流;
(三)对国家、地区和部门的发展战略、区域规划、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系统工程问题和重要决策进行科技谘询和技术服务;
(四)接受委託承担科技项目论证、评估、科技文献的编审;
(五)依照有关规定,编辑、出版、发行系统工程学科的科技书籍、期刊、论文集及相关的音像製品;
(六)开展系统工程的普及和继续教育,传播推广系统工程研究成果,举办与宗旨相关的培训班,提高系统工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
(七)发现并推荐系统工程领域优秀科技人才。按照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表彰、奖励在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业绩的会员和系统工程科技工作者;
(八)维护学会会员与学会活动有关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
  • 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範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建设成就

活动交流

  • 学术年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学术年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2018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0届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年会主题为““一带一路”与系统科学和工程”。
  • 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
2014年5月31日至6月2日,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2014 CCDC)在中国长沙举行,会议由东北大学、IEEE新加坡工业电子分会和IEEE哈尔滨控制系统分会主办,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人工智慧学会协办,湖南工业大学和中南大学联合承办。
  • 交通运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2014年8月1日至2日,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和北京交通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交通运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绍兴召开。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纽西兰、澳大利亚、德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 中国系统科学大会
2018年5月12日至13日,由北京师範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承办,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等单位联合协办的第二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CSSC 2018)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正式会议,会议採取大会报告、专题研讨、会前会、分组报告等形式进行交流。

报刊资源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有:《系统工程学报》、《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报》(英文版)、《模糊系统与数学》、《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与信息学报》(英文版)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是EI Compendex资料库收录期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为管理科学重要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台湾)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电子期刊服务》。
《系统工程学报》主要刊登高质量的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和套用及综述性论文,内容包括複杂系统及大规模系统理论、方法及套用,系统建模、预测、控制、最佳化、评价与决策及运筹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有关的人工智慧技术在系统工程中的套用以及系统工程领域中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等。套用领域包括社会经济系统、交通系统、金融工程、教育、环境及城市系统等。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主要刊登有关係统科学,系统工程,系统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系统工程在工业、农业、服务、环境、金融、运作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等各领域中的套用成果及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报告。该刊被国际性权威文献检索机构EI Compendex和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收录。
《模糊系统与数学》(Fuzzy Systems and Mathematics)是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核心引用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版)数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杂誌已经加入“万方资料库——数位化期刊群”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期刊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资料库(CSTPCD)”、“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全文、“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SCA)》、“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全文、“中国科技期刊资料库”全文、“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CSCD)”、“SCUPUS文摘引文资料库”收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被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科学文摘(INSPEC)、德国数学文摘(Zbl MATH)等多种检索系统收录。

人才培养

奖项设定

  •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科学技术奖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科学技术奖”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设立,奖励对象是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者,即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领域的理论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或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领域做出产生显着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套用成果的个人。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科学技术奖”下设的具体奖项有:“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理论奖”、“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套用奖”和“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青年科技奖”、“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各奖每两年颁发一次(称为一届)。每届终身成就奖、理论奖和套用奖的遴选分别不超过2人,青年科技奖的遴选不超过5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遴选不超过5篇,同时颁发奖金及获奖证书。

科普教育

  • 複杂网路研讨班
2004年9月上旬,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在杭州举办“複杂网路研讨班”。
研讨班的主要内容:(1) 讲述无标度网路、小世界网路、随机网路方面的经典性文献,有关文献的中英文本均已彙编成册;(2)中国国内外複杂网路研究的成果和动态(综述和专题报告)。专题有:複杂网路上的传播行为(如SARS、爱滋病等传染病的传播) 、複杂网路的同步行为、渗流与複杂网路、複杂网路的“局域世界”模型、複杂网路的可靠性等;(3)通过案例。讲解複杂网路实证研究应掌握的基本概念、有关方法和工具;(4)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徽是由学会中文名和英文名缩写字母SESC组成的圆形图案。

精神文化

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广大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科技工作者,为促进系统工程的发展,繁荣系统科学事业,促进系统工程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促进系统工程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以提高中国巨观管理科技水平,为科技创新、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社团领导

现任领导

第九届理事会领导
名誉理事长:钱学森、薛暮桥
理事长:汪寿阳
副理事长:陈国青、狄增如、高自友、黄海军、李一军、凌文、王红卫、杨新民、张纪峰、朱桂龙
秘书长:杨晓光
副秘书长:洪奕光、毛保华、王珏、赵秋红、乔晗、熊熊、唐锡晋(常务)

历任领导

届次
职务
姓名
第一届
理事长
关肇直
秘书长
许国志
第二届
理事长
许国志
秘书长
顾基发
第三届
理事长
许国志
秘书长
顾基发
第四届
理事长
顾基发
秘书长
陈光亚
第五届
理事长
顾基发
秘书长
经士仁
第七届
理事长
陈光亚
秘书长
汪寿阳
第八届
理事长
汪寿阳
秘书长
薛新伟
参考资料来源

猜你喜欢